沈佺期《七律·侍宴》千家詩鑒賞
沈佺期〔一〕
皇家貴主好神仙〔二〕,別業初開云漢邊〔三〕。
山出盡如鳴鳳嶺〔四〕,池成不讓飲龍川〔五〕。
妝樓翠幌教春住〔六〕,舞閣金鋪借日懸〔七〕。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觴獻壽樂鈞天〔八〕。
〔一〕沈佺期(656?—714):唐代詩人,字云卿,相州內黃(今屬河南內黃)人。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由協律郎累遷考功員外郎。神龍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常侍宮中。后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的詩多宮廷應制之作,內容空洞,形式華麗。但他在流放期間諸作,多抒寫凄涼境遇,詩風為之一變,情調凄苦,感情真實。他還創制七律,被胡應麟譽為初唐七律之冠。與宋之問齊名,并稱“沈宋”。他們的近體詩格律謹嚴精密,史論以為是律詩體制定型的代表詩人。中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說:“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穩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而后,文體之變極焉。”錢良擇《唐音審體》說:“律詩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備。”
〔二〕貴主:安樂公主,唐中宗女,韋后所生。賣官鬻爵,干預朝政,后為玄宗所殺。
〔三〕云漢邊:云霄中,形容樓閣高大雄偉,上連云天。
〔四〕鳴鳳嶺:岐山,今陜西省岐山縣東北。相傳周朝興起時,有鳳凰鳴于岐山,所以得名。
〔五〕飲龍川:沂水,源出今山東沂水縣,經江蘇邳縣流入泗水。語出《尸子》:“有龍飲于沂。”
〔六〕妝樓:梳妝樓。翠幌:綠色的簾幕。
〔七〕舞閣:專供舞蹈用的臺閣。金鋪:門環上的黃金裝飾。
〔八〕稱觴:舉起酒杯。獻壽:敬酒祝壽。鈞天:古代傳說中的天中央。也指神話中天上的音樂。
【點評】詩題一作《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作于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十一月一日。中宗景龍二年(708)于修文館置太學士四員,學士八員,直學士十二員,象四時、八節、十二月,李嶠等為太學士,李適等為學士,杜審言、沈佺期等為直學士,均為御用文臣。景龍三年十一月一日,安樂公主入新宅,沈佺期奉命作此詩。這首詩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樓臺高入云霄,山水之佳勝過鳳嶺、飲龍川,陳設華麗、音樂美妙,突出了安樂公主的奢華富貴,皇恩浩蕩。
上一篇:歐陽修《七律·答丁元珍》千家詩鑒賞
下一篇:崔顥《七律·黃鶴樓》千家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