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詩經·綠衣》
一直很喜歡《國風》,四個字四個字吐出來的感覺,簡練而深刻,悠遠而綿長。總覺得那個時候的百姓,是淳樸的,是奔放的,是熱烈的,是智慧的,他們不做作不矯飾,不阿諛獻媚也不故作深沉。這樣的他們,說出來的話,也就成了詩。這樣的詩是超越時代的,每個字都能打在你的心上,落在最舒服的地方,喚起你最原始最單純的情感。
這首綠衣,選自《國風》中的《邶風》,邶這個地方,是現在的河南北部,當時是殷商之后,也是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帶,可見文明程度和開化程度都是比較高的。孔子對邶風的評價有“悶”、“鄙”、“不繼人之怨”,雖然有他的道理,但是難免架著一副有色眼鏡,擺著學究的面孔去猜度歷史興亡。其實對于百姓來說,商亡了,換周朝,又有多少是常懷亡國之恨而借故牢騷的呢?對于夏桀,百姓都能喊出“時日曷喪?予與女皆亡”這樣的句子來,難道會讓他們感念商紂的“恩典”而故作其哀?
所以,在我看來,看詩經,其實“思無邪”不該是朱熹夫子眼中的品行端方思想純正,而是要求我們這些讀詩的人,看到詩句的真誠,不要總是過度引申解讀。詩經中的國風,就是各地民情的薈萃、老百姓的生活瑣事、他們真摯的情感,這樣看,才能讀出中原大地那最質樸的韻味來。因此,讀《邶風》,我只讀出了女子控訴拋棄他的丈夫、丈夫出征與妻子的分別、妻子懷念遠役在外的丈夫、姑娘等待河對岸的情人、男人暗戀漂亮的女子,等等,這些都是人與人之間簡單真摯的情感。而這篇《綠衣》,是一個普通的丈夫在懷念他死去的妻子。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嗯,這個丈夫里里外外地翻看一件衣服,這衣服或許是女人自己的,又或許是女人給他織的,反正看著看著心里就很難受,難受得不能停住,難受得沒法忘記。綠兮衣兮,“綠衣”兩字之間,用“兮”字隔離開來,像是嘆氣又像是哽咽,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十六個字,重復嗟嘆著又情感真誠。
人死不能復生,但是人生前用的東西、做的東西還是那樣活生生放在那里的,看著他們,叫人怎么能不想起故人?衣服里里外外、一針一線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也許還寄宿著殘留的一點魂靈,又怎么能讓人不哀傷呢?
面對故去的親友,其實人的感情是非常復雜的。剛剛逝去的時候,生命頓時缺失了一塊,惶惶然而不知所依。那個時候,故人生前用的東西都是不可觸碰的,看著,遇著,就忍不住悲從中來,不可斷絕。看著看著,就忍不住留下淚來。睹物思人,正是如此。那個時候,其實是排斥看見這些東西的,有時候明明心里稍微好過一點了,日子稍微正常一點了,突然整理衣柜發現故人衣物,剛剛平靜的心里又起波瀾,刺得人糾結心傷。可是日子久了,生活總得繼續,日子還會常新,慢慢地,故人的音容笑貌漸漸縹緲模糊了,反而要借助舊物事來幫助懷念。在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特殊的時日,在平日人前生活的背后,在忙忙碌碌塵世的閑暇,撫摸舊物,想起亡人,那尖銳的刺痛感慢慢鈍化成隱約的酸,不碰則已,碰著,卻讓人酥酥地癢,懷念變成了一種貪戀,回憶變成了一種逃避。以前無論酸甜苦辣都被美化了,都被軟化了,變成一種綿綿密密的酒,微醺而迷幻。
故人,就不僅僅可以寄托懷念,還可以成為俗世喧囂的避風港。而那些舊物,就成了通往避風港的窄窄回廊。即使是周樸園這樣的黑心大賈,也不忘在家設一處書房,放滿了舊人物事,隔三差五回去嗟嘆緬懷,無論他如何黑心如何市儈,可當他一個人站在房間的時候,心里應該是只有懷念和歉疚的吧。盡管這樣的歉疚多少只是自己給自己演的戲碼,其實無關亡人。可那種念戀,我們又怎能只斥責其虛偽呢?無論一個人是好是壞,面對亡人,多少會流露出一些真實性情,有時候,懷念的情緒是超越善惡的。面對死去的人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無須虛偽,和活人糾纏斗智已然夠累,留一方凈土讓自己躲一躲,歇一歇,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利。
可是,面對故人,能想些什么呢?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這首詩里,男人先想到的是,女人縫衣服時一針一線地穿梭來去。可以想到這樣的一幅場景:在一盞昏黃如豆的燈火之下,女人認真的樣子,臉頰緋紅的樣子,為愛人縫補衣物時甜蜜的樣子。可能那些場景還深深印在男人的腦海里,揮之不去,于是像漣漪一樣泛開。又想到女人生前的種種好處來,總能在自己沖動的時候,用溫言軟語平息怒火;總能在自己頭昏腦熱的時候,冷靜地勸說自己看清形勢;也能在自己彷徨無措的時候,輕巧地用幾句話解開謎團指出明路。哦,我的女人,都是你讓我避免了過失。穿上這件合體的衣服,但是心里卻仍是凄涼,誰能再幫我做這么合體的衣服,正如我如何才能找到另一個能如此合我心意的女子?或許,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吧。
確實是一個最簡單樸實的悼念亡妻的詩,沒有花哨的詞句,沒有華麗的文采,也沒有詩經里經常見的比興。我亡故的妻子,不能用任何東西來加以比較,你就是你,永遠活在我心中,無可比擬,無可替代。我只能端詳著你給我縫制的衣服,去想你。
詩句到這里結束,凄傷的情感和哀婉的故事也到這里完結。剛剛好,有反復思念卻不拖泥帶水。
然而人生呢,還是要繼續下去的。
一個人思念另一個人能夠多久?誰也不知道。王子和公主不會幸福快樂地永遠在一起。五阿哥和爾康最后也會變心。元稹妻子剛死的那一年,他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后的那一年,他就和薛濤好上了。生活的最后,你會發現很多曾經的刻骨銘心,最后都可笑地變成了云淡風輕。是的,我們曾經相愛,但那只能是曾經。我也曾經那么刻骨地想念你,悼念你,但是我知道你不會再回來,也許你也更愿意我走出去。
原諒我如此悲觀,要知道,黃藥師、喬峰、謝遜,他們都是小說中的人物。他們愿意背負喪妻之痛一輩子,要讓這種痛狠狠地折磨他們自己,他們是大英雄。可是我們蕓蕓眾生,又算得了什么。我們的一輩子那么長又那么短,需要故事,但是也擺脫不了欲念的糾纏,傷懷和背叛,有時候并不矛盾。
我突然想到了薛紹,嗯,還是小說中的人物。很多人說他懦弱,不想要的東西不敢不要,想要的東西又不敢要。發妻死去的時候逃避,最后愛上了太平也還在逃避,這樣的男人真是瑟縮可嘆。可我覺得,對于薛紹的描寫,還真是較為完整地敘述了一個人從妻子死去到愛上另一個女人的過程和心理糾結。雖然《大明宮詞》的整體基調是文學的、藝術化的,但是這種心情的描述卻是貼切而真實的。慧娘剛死的時候,薛紹整個人都沉浸在對青梅竹馬的陳年往事的回憶上,然后對逼死愛人的兇手——武后(當然也包括了她的女兒太平)痛恨卻無所作為。只能通過情感上懲罰太平的方式來獲得安慰。可是后來,他真的慢慢愛上太平了。太平是那么的美麗動人而又楚楚可憐,他們每天生活在一起,薛紹的感情開始慢慢背叛自己的理智。他不得不借著那把古琴才能強化起自己和慧娘那逝去的愛情,他必須通過這種提醒來告訴自己,你不能忘記過去,你不許愛上仇人。可身邊這明眸皓齒、這艷麗無雙又怎能視而不見。何況她還是通情達理的,她還那么愛他,這個公主甘愿為他低聲下氣,默默被他侮辱和謾罵。這種熾烈的愛燃燒得他透不過氣來,燒盡了他所有的心理防線,他知道他就要被燒毀了,他知道他就等著融化了。
最麻煩的是,他愿意被融化了。
那曲祭奠逝去愛情的《長相守》,最后配上的是這樣的詞:
長安月下
一壺清酒
一束桃花
心如燭光
渴望在幻想中點亮
一想起你
我已經開始
開始 瘋狂
長相守它是啊
面具下的明媚
明媚后隱蔽的詩啊
無緣感悟
你像迎送花香的風啊
無辜而自由
我像聞到蜜香的蜂啊
愛上你
長相守究竟是什么?我如何能做到和你在陰陽兩界的長相守?時光凜冽,凌遲過去。我早已無法做到心如止水,我們的長相守被聲勢浩大的愛摧毀了。無論她或者她的母親做了什么,可她是愛我的,真摯而熾烈的愛是無關道德的,或者本質上其實是自私而具有破壞力的,太平的愛正是如此的摧枯拉朽。她傷害了我們的長相守,但她是無辜的,她只是愛我,我無力抗拒。在這樣強大的愛之下,我被自己的背叛和游移嚇到了,我卻已忘記了過去了,我不再記得長相守的誓言了,我每日每時都在做的事變成了:想另一個女人或者強迫自己不去想她。這太可怕了,我如此掙扎,我走不出去。我只能選擇用死亡結束一切,也許死了才能讓我們長相守,只有死了,才能讓我們長相守。
他愛上了她,但是他選擇了死。
悼念,其實只能停在悼念的那一刻,堅忍如薛紹,也抵不住太平洶涌的愛情,何況是凡世俗子。這件綠衣,放在衣柜里或許有很多年了吧。從睹物傷情,到現今的拿起衣物才能想到過去,時光不自覺地變成了扼殺愛情的劊子手。愛情需要不斷地澆灌撫慰,面對逝去的人,我們除了慟哭幾聲,除了在受傷的時候拿起舊物躲進舊時光里,還能再做些什么呢?
上一篇:《《西北有高樓》》賞析與詩詞背景故事解讀
下一篇:《嚴蕊《卜算子》》賞析與詩詞背景故事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