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別云間
夏完淳(1631—1647),上海松江華亭人。14歲從父親和師傅起兵抗清。父兵敗自殺后,仍不懈為抗清奔走。被捕后不屈而死,年僅17歲。夏完淳在南京監獄里被關押了80天,給親友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詩篇和書信。死亡的威脅并沒有使他恐懼,審訊時曾大罵洪承疇。強烈的愛國思想、噴薄的愛國激情、熾熱的戰斗氣息、動人的浪漫色彩和華美的文詞是其詩的主要特色。作者繼承了屈原、杜甫、陸游、辛棄疾、文天祥以來的愛國主義傳統,成為祖國優秀愛國詩人的重要成員。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guān)。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kān)。
【注釋】1.云間:作者的故鄉上海松江的古稱。2.羈旅客:漂泊在外的人,這里指參加抗清斗爭,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圍地區共三年。3.南冠,引用春秋鐘儀的故事:前582年,晉侯到軍中視察,發現了兩年前鄭國獻來的楚囚鐘儀。鐘儀自稱是伶人,晉侯就給他一張琴命他演奏。鐘儀彈奏的都是南方楚調。晉侯認為鐘儀不忘故土,為了促進兩國和好就禮送他回到楚國。這里指被俘的囚徒,此時作者已經被清兵逮捕。4.泉路:地下、陰間。5.毅魄:剛毅的魂魄,意思是說死后仍將抗清。6.靈旗:漢武帝為伐南越作靈旗,這里指抗清的旗幟。7.空際:天邊。
【串譯】三年中做奔走他鄉之客,今天又做了俘虜。大好山河使人流下無限之淚,誰說天地寬闊無邊呢?已經深知為國捐軀的日子不遠了,但是想要和家鄉告別卻難上加難。在我不屈的魂靈回來的日子里,將在空中注視著后繼抗敵的旗幟。
【賞讀提示】本詩作為悲壯慷慨的絕命詩,除對故鄉表示依戀之外,著重抒發了作者國仇未報、壯志難伸的悲憤心情和誓死不屈的斗志。本詩基調慷慨悲壯,鏗鏘有力,耐人尋味。前二句點題,說明三年抗敵,今朝被捕并將告別故鄉。三、四句言志,面對山河破碎而自身已無用武之地。五、六兩句表達在就義之前的思鄉之情。末尾兩句預示抗清的烽火一定會綿延下去,死后在天之靈一定會看到祖國人民奮勇抗清的旗幟。最后兩句顯示出作者至死不屈,希望復仇再起,反映的是一種激昂慷慨的壯美風格。
誦讀此詞要慷慨悲歌,壯懷激越。起句于中高、中強,一直貫達至結尾。語速不能過快。“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句感人至深,誦讀應追求一種催人淚下的效果。
【推薦名句】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上一篇:《葉紹翁·游園不值》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孟郊·游子吟》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