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克家
謝克家(?~1134),字任伯,祖籍上蔡(今屬河南)。進士出身,擔任過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等,后遷居臨海。卒于紹興四年(1134)。有詞《憶君王》一首傳世。
憶君王
【原文】
依依宮柳拂宮墻,樓殿無人春晝長。燕子歸來依舊忙。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
【譯文】
宮中楊柳依依,拂弄宮墻。昔日喧鬧的宮殿如今寂靜無人,致使春日顯得格外漫長。春燕不知“物是人非”,仍然忙著銜泥筑新巢。我思念被擄去的君王,從清晨思到黃昏,又從黃昏思到月上柳梢,愁思入腸。
【鑒賞】
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金兵攻克汴京,第二年正月,擄走徽、欽二帝,占領(lǐng)了整個中原。詞人輾轉(zhuǎn)流落到江南,在國家和民族陷于危亡之際,寫下了這首詞,抒發(fā)對金人的憤慨和對宋徽宗的懷念,飽含對君王和故國的思念之情。楊慎《詞品》卷五:“徽宗此行,謝克家作《憶君王》詞”,“忠憤郁勃,使人出涕”。
開篇兩句,觸景生情,因情造景,通過對“依依宮柳”的描繪,表達了詞人對京城故國的懷念,“樓殿無人”,點出國家已經(jīng)敗亡。在這里,詞人巧妙地把“昔日春游嫌日短”與“今日國破怨宵長”放在一起,對比鮮明,感情強烈,可見詞人對故國的懷念之深。
開始的三句是詞人的想象,并非親眼所見,以曲筆表達詞人對故國的留戀。
收尾兩句情景交融,把全詞所有的意象、情感全都籠罩在一種凄傷的情調(diào)之下,情思深沉,感人肺腑。
本詞以景言情,以曲筆寫離恨,表達了詞人對國家破亡的深沉感慨。全詞雖然寫景居多,但抒情色彩極濃,而且沒有一處實寫,全由詞人心中深沉的情感化出,情真意切,意味深長,令人讀之黯然。
上一篇:柳中庸《征人怨》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王詵《憶故人》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