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題李凝幽居
賈島(779—843),范陽人。出生門第寒微。傳說30歲前曾數次應舉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計棲身佛門。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成孤僻冷漠而內向的性格,喜怒鮮形于色,世事頗少縈懷。但仍酷愛吟詩,常常為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因此被視為“苦吟詩人”。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注釋】1.云根:指石根云氣。2.幽期:再訪幽居的期約。3.言:指期約。
【串譯】悠閑地住在這里,很少有鄰居往來,只有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的小園。鳥兒歇宿在池邊的樹上,歸來的僧人正在月下敲響山門。走過小橋呈現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腳正在飄動,好像山石在移動。暫時要離開這里但不久還要回來,要按照約定的日期再來拜訪,決不食言。
【賞讀提示】作者來訪“幽居”,動作線是由外而內,故首聯先寫鄰居極少,人跡罕至,通向“幽居”的小路野草叢生。這一切都突出一個“幽”字。“草徑入荒園”,意味著作者已來到“幽居”門外。次聯寫作者月夜來訪,到門之時池邊樹上的鳥兒已入夢鄉。自稱“僧”而于萬籟俱寂之時來“敲”月下之門,驚動“宿鳥”,以喧襯寂,以動形靜,更顯寂靜。而“幽居”之“幽”也得到進一步表現。第三聯寫“荒園”內一片“野色”,月下“過橋”,將“野色”“分”向兩邊。“荒園”內有石山,月光下浮起蒙蒙夜霧。“移”步登山,觸“動”了石根云氣。“移石”是“踏石”之類的意思。這一聯較典型地體現了賈島琢字煉句力避平易,務求奇僻刻深的詩風。而用“分野色”“動云根”表現“幽居”之“幽”還是成功的,特別是“過橋分野色”,構思新奇,寫景如畫,堪稱警句。據《唐詩紀事》卷四十云:“島赴舉至京,騎驢賦詩,得‘僧推月下門’之句,欲改‘推’作‘敲’,引手作推、敲之勢,未決,不覺沖大尹韓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并轡論詩久之。”“推敲”一詞,即由此而來。這段記載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實,卻能體現賈島“行坐寢食,苦吟不輟”的特點。
誦讀時應著力表現出幽居之幽,語速不宜過快,聲線不宜過高,情要深摯,口控可松些,整體上要“收”著點。
【推薦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上一篇:《賈島·劍客》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