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家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舉進士,授戶曹,監和劑局。孝宗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國,全節而歸,除中書舍人。累官至參知政事。淳熙十年(1183)因病辭歸,隱居石湖。范成大以所作田園詩而著稱。《四庫全書》收《石湖詩集》三十四卷,《全宋詩》錄其詩三十三卷又七句。
《田家》為作者退居吳縣石湖時,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之七,題目為《千家詩》編者所加。
前兩句正面寫成年農民夏天所干的農活。首句寫男耕女織,“晝出耘田”指白天農夫出去鋤草,“夜績麻”指夜晚農婦在家里搓麻線。這當然是一個大致的分工,此外還要飼養家畜、家禽,燒鍋做飯洗衣服等等,難以一一提到。次句寫農村的年輕男女,干起農活來也是行家里手。“當家”在這里不是指主持家業,而是指干起各種農活都很內行。
后兩句側面寫農村的小孩子從小就在大人身邊學習干農活。三句寫兒童們不會也沒有能力從事耕田、紡織這些重活,第四句寫他們躲在桑樹蔭里學習種瓜。這個生活細節生動地說明了農民們勤勞的習慣是受到環境的熏陶,從小養成的。
錢鐘書的《宋詩選注》在評價范成大時說:“他晚年所作的《四時田園雜興》不但是他的最傳誦、最有影響的詩篇,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范成大在《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小引中說:“淳熙丙午(1186),沉疴少紓,復至石湖舊隱野外,即事輒書一絕,終歲得六十篇,號《四時田園雜興》。”可見生活是詩歌創作的源泉,他在田園詩創作方面所獲得的成就,是因為他對農民生活非常熟悉,本詩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上一篇:劉禹錫《玄都觀桃花》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李 涉《登山》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