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①
名句: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導讀】
這首詞題記中的“乙卯”指的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其時蘇軾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這天夜里,他夢見已病故十年的妻子王弗,便寫了這首著名的悼亡詞,題為“記夢”,是夢后記事,內容是夢亡妻。
“江城子”為詞牌名,又名“江神子”。
【原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②。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③,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④,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⑤。
【注釋】
①乙卯:即1075年。②“十年”句:蘇軾的妻子王弗逝世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時已十年。③“千里”句:王弗的墳墓在四川彭山縣,離作者當時所在地密州幾千里。④小軒窗:小窗口。⑤短松岡:長滿矮小松樹的山岡,指王弗墳墓的所在地。
【譯詩】
十年生死相隔一片茫茫,
不需要我用心地去懷想,
自然一刻不會把你遺忘。
你的孤墳遠在千里之外,
讓我到哪里去傾吐凄涼?
即使相逢你恐怕認不出,
你看我已經是灰塵滿面,
兩鬢也漸漸爬上了白霜。
昨夜突然夢見回到故鄉,
在家中熟悉的閨房窗口,
你正在那里細心地梳妝。
我倆相互凝視說不出話,
任憑臉上的眼淚在流淌。
料想年年令我斷腸之地,
就是在明月朗照的夜里,
那長滿了小松樹的山岡。
【賞析】
這是豪放派大師蘇軾寫的一首著名的婉約詞,是古代悼亡詞的名篇。
詞的上片側重寫入夢之前,寫十年來對亡妻的思念。其中既傾訴了對亡妻生死不渝的深情,也摻雜著自己因仕途多艱帶來的人生憂傷。詞的開篇點出夫妻生死兩別已經十年,而這十年作者都是在對妻子無盡的思念中度過的。“千里孤墳”二句寫出生者與死者空間的距離,感慨與妻子永遠不能相逢的遺恨。“縱使相逢應不識”三句又從另一個角度寫如相逢而不相識的遺憾,表達失去妻子、仕途不順的凄涼和辛酸。詞的下片承接“相逢”寫夢,境換而意相連,展現乍見而喜、喜極而悲的感人場面。正是由于對亡妻刻骨銘心的思念,才產生了如此的夢境。夫妻相逢在夢中,現實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頓時消失。妻子梳妝、相對無言、淚眼相對的場面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三句,寫夢后的哀思,寫出生者和死者相互無盡的懷念,而以孤凄的景象結束全篇,讓讀者睹景思情,余味無窮。
蘇軾的這首婉約詞藝術技巧很高超。敘事、寫景、抒情,均以白描的手法取勝。寫人物的容貌、情態,寫相逢的場面,寫景物,都采用粗線條勾勒的手法,寥寥幾筆,生動傳神,景中寓情,因情生景。另外,設置夢境寫思念,以虛映實,虛中見實,是又一突出的特點。夢是虛幻縹緲的,而夢中人的感情卻是真摯深沉的。正是因為借助于夢境的虛幻與縹緲,才格外地顯得情真意切。全詞凄婉哀傷,出語悲苦,真可說是一字一淚,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楓橋夜泊》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