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七絕·霜夜》千家詩賞析
李商隱〔一〕
初聞征雁已無蟬〔二〕,百尺樓臺水接天〔三〕。
青女素娥俱耐冷〔四〕,月中霜里斗嬋娟。
〔一〕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他的先祖是李唐王室旁支,然而自其高祖以來家境已衰落。開成二年(837)中進士。后來他赴興元(今陜西漢中)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又入涇原節度使、傾向于李黨的王茂元幕府,不久娶其女為妻,引起屬于牛黨的令狐绹等人的不滿。開成四年(839),李商隱出仕秘書省,為校書郎。會昌二年(842),他再應書判拔萃科試,被授秘書省正字。其詩獨辟蹊徑,開拓出寄情深婉的新境界,深深影響了晚唐和宋初西昆體詩人及清代錢謙益諸詩人。有《李義山詩集》。
〔二〕征雁:遠飛的雁,這里指南飛的雁。已無蟬:已經聽不到蟬聲了。
〔三〕百尺樓臺:泛指高樓。王昌齡《從軍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四〕青女:神話傳說中的霜神。《淮南子·天文訓》:“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誘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素娥:嫦娥。謝莊《月賦》:“引玄兔于帝臺,集素娥于后庭。”俱:都。
〔五〕嬋娟:姿態美好貌。
【點評】詩用綺麗獨特的語言寫秋夜雁聲、樓臺碧水以及秋月寒霜的競相媲美,將普通人眼里的凄清蕭瑟的秋夜寫得生意盎然,贊揚經得起風霜磨難的精神。
上一篇:王淇《七絕·梅》千家詩賞析
下一篇:白玉蟾《七絕·早春》千家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