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若耶溪①
王籍
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導(dǎo)讀】
王籍,(?—約547)字文海,瑯琊沂(今山東省臨沂縣北)人。南北朝詩人,生平跨南朝齊梁兩代。好學(xué),有才氣,作詩羨慕謝靈運?!度肴粢肥撬剿娭凶钣忻淖髌?。
這首詩大約寫于525年,此時王籍任梁武帝第七子湘東王蕭繹(即后來的梁元帝)的咨議參軍,有機會得游會稽(今浙江紹興)名勝若耶溪。他一生很不得志,大都是做王公權(quán)貴的幕僚賓客,晚年嗜酒沉醉,在抑郁寡歡中走完了人生旅途。
【原詩】
艅艎何泛泛②,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③,陽景逐回流④。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注釋】
①本篇寫泛溪所見所感。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紹興縣南若耶山下。②艅艎(yú huánɡ):古時的一種木舟。泛泛:船行無阻的樣子。③岫(xiù):山。④陽景:日影。
【譯詩】
木舟在平鏡似的水面上漂游,
空寂的溪水與小船蕩蕩悠悠。
變幻著的云霞從遠山上升起,
太陽光的影子在追趕著水流。
知了的叫聲使樹林顯得更靜,
鳥兒的啁啾讓山里更加清幽。
面對這里的美景我動了歸念,
可嘆我為何在外疲累得太久。
【賞析】
若耶溪在會稽若耶山下,景色秀麗,曾吸引過無數(shù)詩人泛舟覽勝。這首詩是王籍最有名的詩篇,因泛舟若耶溪觸動歸思之情而作。
詩的開頭“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兩句,寫詩人乘小船入溪游玩,蔚藍的天空倒映在平鏡似的溪水中,勾勒出一幅幽靜深遠的自然畫面。用一個“何”字寫出滿懷的喜悅之情,用“悠悠”一詞寫出“空水”寂寥之態(tài),極有情致。三、四句“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寫眺望遠山時所見到的景色,詩人用一個“生”字寫云霞,賦予其動態(tài);用一個“逐”字寫陽光,仿佛陽光有意地追逐著清澈曲折的溪流。把無生命的云霞陽光寫得有知有情,詩意盎然。五、六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用以動顯靜的手法來渲染山林的幽靜?!跋s噪”、“鳥鳴”使籠罩著若耶山林的寂靜顯得更為深沉。這里的聽覺之靜在上聯(lián)視覺之靜的基礎(chǔ)上動中取靜,以動襯靜,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一個畫面連著一個畫面,動態(tài)的絕佳描寫把若耶溪的幽靜推向了極致。最后兩句寫詩人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游,產(chǎn)生歸隱之意,極幽靜的自然風(fēng)光與極不平靜的內(nèi)心世界在此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這首詩創(chuàng)設(shè)了極幽極靜極美的意境,寫景和抒情達到了高度融合。詩人在后四句短短的二十字中完成了由無我之境向有我之境的轉(zhuǎn)換,使靜極生動、樂極生悲的哲理在這里得到最充分的體現(xiàn),產(chǎn)生出強烈的藝術(shù)震撼力和感染力?!跋s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二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
上一篇:醒來明月,醉后清風(fēng).《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其二)》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