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菊花
黃巢
名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導讀】
黃巢(?—884),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市)人,舉進士不第,乾符二年(875)率眾響應王仙芝起義,王仙芝戰(zhàn)死后被推為領(lǐng)袖領(lǐng)導農(nóng)民起義,稱“沖天大將軍”。廣明元年(881)在長安建大齊國,登皇帝位,年號金統(tǒng),四年后戰(zhàn)敗,不屈自殺。留詩三首。
黃巢的這首詠菊詩,一反文人筆下菊花孤高絕俗、落落寡合的傳統(tǒng),賦予菊花以頂風傲寒、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讀來動人心魄。
【原詩】
颯颯西風滿院栽①,蕊寒香冷蝶難來②。
他年我若為青帝③,報與桃花一處開④。
【注釋】
①颯(sà)颯:風聲。②蕊:花蕊、花心。③青帝:神話中掌管春天的神。④報:告訴,吩咐。
【譯詩】
滿院菊花在颯颯霜風中綻放異彩,
可花蕊寒香氣冷很少有蝴蝶飛來。
有朝一日我當上掌管春天的青帝,
一定叫它與春天的桃花一起盛開。
【賞析】
這是黃巢在起義前寫的一首托物言志的詠物詩,它以菊花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正和霜風寒冷戰(zhàn)斗的菊花的處境深感不平,表現(xiàn)了他立志打亂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的斗爭精神和崇高理想。
詩的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西風”點明節(jié)令,“滿院”極言其多。說“栽”而不說“開”,給人一種挺立勁拔之感。這里的“滿院栽”與文人詩中菊花“孤高絕俗”的形象不同,在作者的心目中,這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征,與“孤”字無緣。第二句“蕊寒香冷蝶難來”,寫菊花迎風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勁節(jié),但因為開放在寒冷的季節(jié),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了。詩人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不平。三、四兩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fā)展,揭示環(huán)境的寒冷和菊花命運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做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的浪漫主義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宏偉抱負。
這首詩有著很深的寓意。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于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所遭受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詩歌想象奇特,出語豪壯,感情激越,氣壯山河,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上一篇: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題秋江獨釣圖》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