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錦堂春
秋海棠
簾際一痕輕綠,墻陰幾簇低花。夜來微雨西風軟,無力任欹斜。仿佛個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天寒翠袖添凄楚,愁近欲棲鴉。
詞譯
庭院靜靜的。寂寞的思婦,憑倚在階前的石欄桿畔。初秋之夜,如一襲藕花色的蟬翼一樣的紗衫,飄起淡淡的哀愁。秋海棠開花了,如擎出一個古代的凄美的故事。
多情唯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秋海棠一樣寂寞的思婦,就像凄清又惆悵的丁香姑娘一樣,冰冷的氣息中氤氳著薄而密的霧氣,散發著幽幽馨香。
落紅成陣,風飄萬縷愁煞人……
評析
據《采蘭雜志》載:古代有一婦女懷念自己心上人,但總不能見面,經常在一墻下哭泣,眼淚滴入土中,在灑淚之處長出一植株,花姿嫵媚動人,花色像婦人的臉,葉子正面綠、背面紅的小草,秋天開花,名曰斷腸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容若此篇,就是一首詠秋海棠之詞,兼以表達作者淡然惆悵的心情。
上闋寫花之色澤形貌,及其風雨凄涼的境遇。首二句點出秋海棠生長之地,“簾際一痕輕綠,墻陰幾簇低花”,“簾際”即簾外,“墻陰”即墻角陰處,從門簾遠遠望去,只見一抹淡淡的綠痕,近而視之,在墻角的背陰處,有幾簇海棠花獨自微弱盛開。“幾簇低花”,一“低”字,畫出秋海棠難禁風雨之情狀。這就是下二句的“夜來微雨西風軟,無力任欹斜”。雨是微微的,風是軟軟的,但是即使是這樣的風雨,秋海棠也難以經受,被吹打得欹斜不整。
下闋以人擬花,進一步刻畫花之風采神韻。“仿佛個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將海棠與娟娟女子相連,亦屬前人筆法。比如蘇軾《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容若此處將秋海棠喻為美人,自然沒有東坡借海棠的圣潔、幽寂抒寫自己雖遭貶官,但仍孤特自立的高潔情懷,而是另有一番情事。據《太真外傳》載,明皇有一次登沈香亭,召妃子。妃子那時正好是早晨醉酒未醒,明皇就令高力士叫侍女把她扶掖至沈香亭中來。至亭后,妃子醉顏殘妝,釵橫鬢亂,只拜了一下就不能再拜了。明皇遂笑曰:“這哪里是妃子醉,分明是海棠睡未醒嘛。”顯然,容若此句“仿佛個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就是唐明皇李隆基的那句“是豈妃子醉,直海棠花睡未醒耳”,謂微雨軟風后,秋海棠花朵的顏色仿佛是姣美的少女剛剛睡起,臉上還泛著紅暈。
結尾二句,“天寒翠袖添凄楚,愁近欲棲鴉”,繼續以海棠喻美人,綺麗中增添幾許凄涼悲哀。“天寒翠袖”,取自杜甫《佳人》詩中“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原句是形容“幽居在空谷”的絕代佳人忠貞的節操,容若此用是表現秋海棠女子形象的孤寂凄楚。“愁近欲棲鴉”,化用趙令畤《烏夜啼》詞“年年春事關心事,腸斷欲棲鴉”,一曰“腸斷”,一曰“愁近”,其實都是昏鴉歸巢引起的悵惘之情。此結尾二句,如何看也不似寫秋海棠,分明是寫女子秋日黃昏無情無緒的心思,是寫詞人自己秋日里苦悶無聊、寂寂難遣的情懷。也許這秋海棠,又是道具一件,雖然華美佳麗,但是演繹的,恐怕仍是容若自己的傷心事吧。
上一篇:納蘭《采桑子·詠春雨》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鬢云松令·枕函香》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