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攤破浣溪沙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似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詞譯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終于明白黛玉為何要葬花了。花有情,草有心,風也流淚,雨也會有傷痕。所有的刻骨并且銘心過的,都將煙消云散。
長安古道的風塵,江南迷茫的煙雨,那些風花雪月的事,那些俗世紅塵的恩怨。葬花原是想念。想念一段過往的美麗情愫,想念那走過的路,那牽過的手。
評析
這首詞,有人認為是悼亡之作,但至少表面看上去也像一首詠物詞,至于所詠何物,或是雪花,或是柳絮,迷迷濛濛,不能道明。
“林下荒苔道韞家”,句子開頭的“林下”二字,十分不似用典,極易忽略,其實,這正是謝道韞的一則軼聞:謝遏和張玄各夸各的妹妹好,都是天下第一。當時有一尼姑,與二人皆識,有人就問這位尼姑:“你覺得到底誰的妹妹更好呢?”尼姑說:“謝妹妹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風;張妹妹清心玉映,是閨房之秀。”“林下之風”是說竹林七賢那樣的風采,“林下”一詞就從此出,那位謝妹妹正是謝道韞。
接下來,道韞,即謝道韞。謝道韞在詩詞中的意象一重一輕大約共有兩個,重的那個與下雪有關:謝家,有一天大家在庭院賞雪,謝安忽然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哥哥的兒子謝朗搶先回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就像往天上撒鹽一樣)。”眾人大笑,這個時候,侄女謝道韞答道:“不如比作‘柳絮因風起’更佳。”——僅僅因為這一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便在古今才女榜上雄踞千年。從這層意思上說,容若寫“林下荒苔道韞家”,或許和雪花有關,或許和柳絮有關。輕的那個,是從謝道韞的姓氏引申為“謝娘”,而謝娘這個稱呼則可以作為一切心愛女子的代稱。從這層意思上說,容若寫“林下荒苔道韞家”,或許是在懷人。
但是歧義仍在,究竟確指什么呢?下一句“生憐玉骨委塵沙”,不僅沒有確認前一句中的歧義,反倒對每一個歧義都可以作出解釋。生,這里是“非常”的意思,而“玉骨委塵沙”既可以指女子之死,也可以指柳絮沾泥,或者是雪花落地。前一句里留下來的三種歧義在這里依然并存。
“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點明愁字,而“歸鴉”在詩歌里的意象一般是蒼涼、蕭瑟。烏鴉都在黃昏歸巢,歸鴉便帶出了黃昏暮色的感覺,如唐詩有“斜陽古岸歸鴉晚,紅蓼低沙宿雁愁”;若是離情對此,再加折柳,那更是愁上加愁了,如宋詞有“柳外歸鴉,點點是離愁”,有“長亭柳色才黃,遠客一枝先折。煙橫水際,映帶幾點歸鴉”。歸鴉已是愁無盡,前邊再加個“數”字,是化用辛棄疾“佳人何處,數盡歸鴉”,更顯得惆悵無聊。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下闋開頭是一組對句,工整美麗。上句是柳絮入水化為浮萍的傳說,而“半世”與“一宵”的對仗,時間上一個極長,一個極短,造成了突兀陡峭的意象;推敲起來,“半世浮萍隨逝水”似乎是容若自況,“一宵冷雨葬名花”則是所詠之人或所詠之物。我,半生如浮萍逝水,不值一顧;你,名花國色,卻毀于一宵冷雨。
末句“魂似柳綿吹欲碎,繞天涯”,化自顧敻詞“教人魂夢逐楊花、繞天涯”,卻明顯比顧詞更高一籌,以柳絮來比擬魂魄,“吹欲碎”雙關心碎,“繞天涯”更歸結出永恒和漂泊無定的意象,使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那此篇所言,到底為何?或是傷悼,或不是。總之是:撲朔迷離,含思要眇,情致深婉,耐人尋味。
上一篇:納蘭《憶秦娥·長飄泊》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攤破浣溪沙·風絮飄殘已化萍》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