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憶王孫
刺桐花底是兒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尋好夢賒。憶交加,倚著閑窗數落花。
詞譯
刺桐花開了。花瓣兒嫣然飄進了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窗。總是漫天情,總是夜來香。
四月好美麗,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她坐在家門,微笑朦朧著羞紅的臉。夢里花落知多少……
數一片落花,就想起曾經,窗前的月光,把兩個人的影子縫成一個的日子。
評析
這首詞是篇抒寫童稚回憶的詞章,清新自然,明白如話。稚氣散漫的詞人只輕輕幾筆的勾畫便使意象鮮明,境界全出。首句點明主人公身份:年輕女子。“刺桐花底是兒家”,兒家,即是我家,是中國古代女子口語,如張先《更漏子》:“柳陰曲,是兒家。門前紅杏花。”李從周《清平樂》:“叮嚀記取兒家:碧云隱映紅霞;直下小橋流水,門前一樹桃花。”聽來無不給人以溫柔旖旎,天真爛漫之感。
接下“已拆秋千未采茶”一句,點明時令。古時,二月以后農事漸忙,故古人常于寒食清明后,拆掉秋千。秋千既拆,新茶未采,正是晚春時節。“睡起重尋好夢賒”,寫少女春夢。醉眠之中,她做了好夢,但是醒后,美夢卻渺茫難尋。“好夢賒”,好夢到底是何夢?
“憶交加,倚著閑窗數落花。”這句“憶交加”點明了好夢為乃是“交加”之夢。交加一詞,出于韋莊《春秋》:“睡怯交加夢,閑傾滟觴。”指男女相偎,親密無間。睡夢之中,全是與心上人相守相聚的情景,醒來之后,卻只有回憶。本想倚靠著閑窗,靜數落花,但腦海里卻滿是關于兩人在這窗前依偎看花的回憶。
這首小令與納蘭其他作品的風格截然不同,倒與南宋中期楊萬里的詩(如《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有所相似,采用白描的手法,用近乎口語的語言,描寫生活細節的小情趣,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情竇初開的渴望與心上人廝守的小兒女形象。
上一篇:納蘭《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昭君怨·暮雨絲絲吹濕》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