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
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
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
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
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
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題解】
辛棄疾并不是第一次讀《史記·李廣傳》。但在特殊的時期——被彈劾罷官閑居上饒帶湖之時,再一次讀《李廣傳》,讓他感慨萬千,夜不能寐。他想起了友人晁楚老、楊民瞻約自己同隱山間的邀請,就引用有關李廣的典故寫了這首詞,以明心跡。
李廣(?-前119),西漢名將,率領漢軍抵御匈奴入侵,英勇善戰,使匈奴數年不敢攻擾,人稱“飛將軍”。李廣雖戰功累累,卻不但未被封侯,還多次被罷免或降職,最后受屈含憤自殺。辛棄疾閑居期間的作品多次提到李廣,因為李廣的遭遇常常使他聯想到自己。
句解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
這段故事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因與匈奴作戰失利而被罷官,閑居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一天,李廣深夜醉歸,路經灞陵亭,恰亭尉醉酒,不許李廣通過。隨從通報:“這是故將軍。”亭尉言:“現任將軍尚且不準夜行,何況故將軍!”遂令李廣宿于亭下。
“桃李無言”,是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略寫,意為桃李雖不會說話,但喜愛它們的人絡繹不絕,在樹下踩出了路來。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末尾用“桃李不言”的諺語來贊美李廣雖不善辭令,卻是天下景仰的英雄。
李廣無端遭到灞陵亭尉的呵斥輕侮,無非是因為他已被廢罷,是無權無勢的“故”將軍。而此時的辛棄疾,同樣是被罷官閑居,所以他才會對李廣的這次遭遇耿耿于懷,才會寫道“恨灞陵醉尉”。
這個“恨”字,所責備的其實并不僅僅是淺薄勢利、不識英雄的亭尉。亭尉固然可恨可鄙,但朝廷又有誰能識拔這位屢建奇功、一心為國的志士呢?不正是因為朝廷的罷免,才使本應馳騁沙場的將軍借酒澆愁,飲罷夜歸嗎?辛棄疾真正“恨”的,是對英才的摧殘。
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
誰會想到,今日受小小亭尉侮辱的“故將軍”曾經是多么的強悍威猛。辛棄疾沒去寫李廣如何英勇殺敵,只舉了一個日常的例子:一日李廣出獵,誤將草中巨石認成老虎,引弓勁射,箭穿石而入。
然而,無論多么神武強悍,無論立下多少功業,李廣終究還是成為了“故將軍”。這令辛棄疾無限感慨。
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
據《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一生經歷大小七十余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雖屢立戰功,但始終未被封侯,晚年更被廢為庶人,閑居山間。對自己的遭遇,李廣憤憤不平。他自言“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辛棄疾贊賞李廣,同情李廣。李廣的豪情壯志和坎坷遭遇,與他自身如此相似,所以他與李廣“同病相憐”,更對這種不公郁憤難平。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
杜甫《曲江三章》其三云:“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辛棄疾摘取杜詩,而冠以“誰向”,表示自己不愿應友人之約,像杜詩中描繪的那樣隱居田園,種桑植麻,了此余生。他想要的,是隨李廣獵居南山,騎馬射箭,在雄壯豪邁、慷慨激昂中度過剩下的歲月。
歷史上,被罷免閑居的李廣后來又被起用。或許辛棄疾從李廣的經歷中,多少看到了希望——李廣尚有再上沙場抗擊匈奴的機會,我辛棄疾又怎么一定不會有呢?因而,他拒絕隱居田園,悠悠閑閑,而是要保持斗志,等待時機東山再起。可以說,不管受到多少打擊,辛棄疾馳騁沙場、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從來沒有熄滅過。
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
漢代重視開辟疆土,多少人在萬里邊疆建立了功名,但為什么還有像李廣這樣令敵人聞而喪膽的英雄人物被等閑視之,閑置高閣?
而如今,國家急需能人志士抗擊金兵、一統大業,辛棄疾的滿腔報國熱情卻無人理會。英雄無報國之門,看來自古如此。更何況當下之南宋,朝廷不思進取,國勢衰頹,遠不能與漢朝相比。漢時李廣尚被閑置數年,辛棄疾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詞人將視線從桌上的《史記》移向窗外。他無法回答自己的問題。能人志士被閑置不用,不就是當權者排斥忠良、統治者昏庸無能所致嗎?但這個答案,實在太尖銳了,他不能說出。于是他只好說說窗外的“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蘇軾《和劉道原詠史》一詩中有“獨掩陳編吊興廢,窗前山雨夜浪浪”。和蘇軾一樣,辛棄疾也“摧剛為柔”,將讀史的萬千感慨都寄托于眼前之景,含蓄蘊藉,引人深思。
評解
詞人借李廣故事,申訴自己無端落職、賦閑家居的不平,表達對當權派傾軋忠良的不滿,同時抒寫自己雖遭打擊而意志不衰的壯士懷抱,是典型的借古人酒杯、澆胸中塊磊之作。全詞將史事典故、前人詩句與自己的感慨情緒化為一體,鮮明地體現了辛詞善于用典的特色。
上一篇:辛棄疾《丑奴兒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詩詞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