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館
雷起龍門山,雨灑赤城觀。
蕭騷山木高,浩蕩塵路斷。
魚龍喜新波,燕雀集虛幔。
開戶微風興,倚杖眾云散。
“雷起龍門山,雨灑赤城觀。”開頭一句就講究對仗。龍門山在內蒙古赤城縣北,云州堡東北。其山石壁對峙,望之若門,故稱龍門山。巨雷從龍門山而起,使人想到雷雨由龍興作的神話傳說,造成一種不凡的聲勢。“赤城觀”即題目中的赤城館。雷聲剛從龍門山傳過,雨水便灑落下來,可見雨來得極為迅猛。本詩從雷、雨寫起,渲染出宏大的聲勢。
“蕭騷山木高,浩蕩塵路斷”緊接上聯的雷雨之聲,進一步渲染宏大的聲勢。“蕭騷”是像聲詞,前人有用來指樹木聲的,如李中《送圖上人歸廬山》詩有“蕭騷紅樹當門老,斑駁蒼苔鎖徑閑”的句子;又有指雨聲的:羅隱《經來陽杜工部墓》詩說“紫菊馨香覆楚醪,奠君江畔雨蕭騷”。本詩指雨打樹木聲。雷聲隆隆,大雨磅沱,山上的大樹在雷雨之中發出陣陣嘯鳴。山下那條大路,平日里車水馬龍,塵土飛揚;遠遠望去,極為醒目。大雨來過,塵土被雨水蕩滌得無影無蹤,大路也似乎一下子消失了,故詩中稱之為“斷”。這從側面襯托出雷雨之大。
這場大雷雨,使水塘湖泊的水量頓時大增。“魚龍喜新波”,水中的魚兒欣喜異常,為自己的活動天地更廣闊而嬉逐水波。“新波”既說明了水量的大增,又刻畫出了魚兒的欣喜之情。“虛幔”如同杜甫《月夜》詩中“何時倚虛幌”句的“虛幌”,指輕薄的帷幔。燕雀被雷雨震懾了,不敢再到外面,只得集攏在赤城館內的帷幔上。這個細節進一步襯托出了雷雨的聲勢。
雷雨之后,詩人的心境又是怎樣的呢?“開戶微風興,倚杖眾云歆”。風雨來時,詩人把門窗都緊緊地關上了。現在打開門窗,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步出門外,在高高的山頂之上,拄一桿竹杖,縷縷輕云從身旁飛過,向天際散去,詩人的心境顯得開闊而清閑。
上一篇:虞集《白翎雀歌》詩詞選鑒賞
下一篇:元好問《楊柳》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