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磧①中作
走②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③。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④萬里絕⑤人煙。
【注釋】
①磧(qì):沙漠。
②走:騎。
③見月兩回圓:表示兩個月,月亮每個月十五圓一次。
④平沙:廣闊的沙漠。
⑤絕:沒有。
賞析
這首詩與《逢入京使》寫作時間相近,約寫于公元749年(天寶八載)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征時。
時詩人已離開長安近兩個月了。如今走在廣袤無垠的大沙漠之中,簡直就像到了天邊。正巧又遇上月圓之夜,他不禁想到遠在長安的家人,而今晚自己還不知將何處宿營,漫漫沙漠,渺無人煙。這是沙漠行軍途中的一個剪影。他向讀者展示了那戎馬倥傯的動蕩生活。
詩人開篇用了一個“走”字,顯示出旅途的緊張和疾行。“欲到天”,既寫出了離家之遠,又展現了西北高原野曠天低的氣勢。后面以月來反襯家,將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隱隱透露出來,卻沒有點透,令整首詩的氣氛涼而不悲。天已黑下來,沙漠中又不能隨意扎營,可是看著眼前的茫茫荒漠,還不知要走多遠的路程才能休息,所以詩人說還不知今晚宿營何處。詩人是當官的,騎著馬,而那些步行的士兵,他們有多辛苦,只有留給讀者去想象了。詩人于敘事寫景中,巧妙地寄寓細微的心理活動,含而不露,蘊藉感人。
詩人在結尾把讀者帶到了那平沙莽莽的世界,雄奇渾厚,氣象遼闊,毫無悲意,豪邁之情蘊藏于字里行間。
上一篇:古詩《尤袤·青山寺》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岳飛·登池州翠微亭詩》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