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①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釋】
①海內:四海之內,即“天下”之意。
賞析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原名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人,漢族。出身平民,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于沛(今江蘇沛縣),稱沛公。秦亡后被封為漢王。后于楚漢戰爭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高祖,謚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劉邦在位十二年(公元前206年2月—公元前202年2月在漢王位,公元前202年2月—公元前195年5月在皇帝位),從登基后,劉邦一面平定諸侯王的叛亂,鞏固統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養生息之寬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復生產發展經濟,不僅安撫了人民、凝聚了中華,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可以說是劉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國真正地統一起來,而且還逐漸把分崩離析的民心凝聚起來。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發揚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大風歌》這首詩,抒發了他在戰勝項羽,成為漢朝開國皇帝之后的那種既感懷興奮歡樂、躊躇滿志,又擔憂江山不穩、高處不勝寒的復雜心情。情發于心中、流于詩外,慷慨悲壯,流韻千古。
上一篇:古詩《元稹·菊花》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盧梅坡·雪梅》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