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出典】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原作】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作者簡介】
岑參(約715~770),原籍南陽(今屬河南),遷居江陵(今屬湖北)。出身仕宦家庭。早歲孤貧,遍讀經史。20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寶三載(744)中進士。八載、十三載兩次出塞任職?;爻螅斡已a闕、起居舍人等職。大歷間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后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參早期詩歌多為寫景、述懷及贈答之作。山水詩風格清麗俊逸,但語奇體峻,意境新奇;感傷不遇,嗟嘆貧賤的憂憤情緒也較濃,如《感遇》、《精衛》、《暮秋山行》、《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等。六年邊塞生活,使岑參的詩境界空前開闊,造意新奇的特色進一步發展,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為他邊塞詩的基調,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馬川行》、《輪臺歌》。此外,他還寫了邊塞風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處以及將士的思鄉之情和苦樂不均,大大開拓了邊塞詩的創作題材和藝術境界。
岑詩的主要思想傾向是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難的樂觀精神;藝術上氣勢雄偉,想象豐富,夸張大膽,色彩絢麗,造意新奇,風格峭拔。他擅長以七言歌行描繪壯麗多姿的邊塞風光,抒發豪放奔騰的感情。唐人杜確編有《岑嘉州詩集》。
【故事】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八月,在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主帥營帳里,正在大擺酒宴,好不熱鬧。邊塞詩人岑參對坐在身旁的中年男子頻頻勸酒。這個中年男子,是岑參的前任武判官,他即將離開軍營回京城長安。
突然間,酒桌上有一個同僚站起來說:“都知道岑兄詩名卓著,今武兄即將離去,何不吟詩一首?”大家馬上附和。
岑參笑了笑,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站起身來,對諸位同僚說:“我同武兄相交一場,情同手足,今武兄離任而去,小弟理當獻丑,不過——”岑參有意頓了一下?
大家議論紛紛地追問:“怎樣?怎樣?”
岑參接著說:“好詩還需借助酒興。咱們再干一杯,去帳外欣賞一下北國風雪交加的奇景,那時我的詩也就作成了。”
大家拍手稱妙,連連點頭稱是。
岑參信步走出帳外,看到了一幅氣勢壯闊的塞外風景圖:北風卷地,白草摧折,邊塞的八月飛起了滿天風雪。夜降飛雪漫天皆白,遍地碎玉,玉樹瓊枝,有如千樹萬樹的梨樹花盛開,這時,片片雪花輕輕地飄落到珠簾帳幕上,使人頓覺邊塞奇寒,狐裘也感不到暖,就連裹著的軟和錦衾也覺得單薄。因為邊塞氣候實在寒冷,角弓受寒而弦僵硬,鐵衣冰冷難穿。詩人又抬頭看看遠處,浩瀚無邊的沙漠覆蓋著百丈冰層,愁云慘淡布滿了萬里天空。就在這冰天雪地里,中軍帳里擺酒宴為朋友武判官送行,彈起胡琴、琵琶,吹奏羌笛來助興。酒宴快散時,時間已近黃昏,轅門外大雪還在紛紛飄落,紅旗凍得風也吹不動。就在此刻,詩人在輪臺東門外與朋友武判官告別,離去時茫茫大雪封住了天山的道路。詩人送友歸來,峰回路轉,思念著去時與武判官相伴,而今不見友人,只看到友人走后雪地上留下的一行馬蹄印。
詩人送走朋友后,熱酒下肚,詩興上涌,蘸上濃墨,鋪開紙張,于是奮筆疾書寫了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就是這首詩中的名句。
【賞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千古名句,它集六朝初唐詠雪佳句之大成,而又高出一籌。岑詩不僅把風雪嚴寒的北國景象寫成了春意盎然、清香撲鼻、溫暖宜人的南國美景,而且是用千樹萬樹這樣宏大而整體的景物來設喻,顯得氣勢磅礴。詩人竟能在送別詩中,將邊地雪景寫得如此壯美,這是極為難能可貴的。
上一篇:《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下一篇:《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