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似秋月
寒山子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禪家寒山詩注》頁五○三
【白話新唱】
我的心像秋天的月亮,明凈無瑕
我的心也像碧潭的水,清澈皎潔
然而這只是勉強的譬喻罷了
其實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與我的心模擬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
才能讓人明白我的心
【分析與鑒賞】
這是一首表達人人本具的佛性的名詩,為許多人所喜愛。寒山子以秋月、碧潭來比喻佛性的明凈、皎潔,卻又說“無物堪比倫”,表示即使是秋月、碧潭也無法用來形容佛性的實際。不論你的文章、口才有多好,佛性其實是沒有辦法以言語說明的。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佛性真的是人人都有,為什么每一個人都還是凡夫俗子?而且,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那么大!
曾風行一時的《前世今生》這本書,在臺灣掀起一陣探索輪回轉世的熱潮。作者魏斯醫生在書末記述了一個夢境,在夢中,他向高靈問了一個問題:“為什么你說我們是平等,實際上卻不如此?我們的美德、脾氣、財產、權利、能力、天賦、智慧等等,沒有一樣是相等的!”
高靈以譬喻回答他:“這好比每個人心里都有一顆大鉆石。想象一顆一尺見方的大鉆石,它有一千個面,但面上蒙了塵土。靈魂的工作就是去清潔這些面向,使它恢復光采,能反射彩虹的多種顏色。
“現在,有些人已清潔了很多面,使鉆石發出動人的光芒。另一些人只清理了幾面,所以還不能發光。但是,在灰塵底下,每個人心里都有一顆千面鉆石。它是完美無瑕的,差別只在于經過清潔的面數不同。但每顆鉆石都是一樣的,都是完美的。”
高靈又說:“當所有面向都已清潔,能反映完整的光譜時,鉆石就回復到它原來的純粹能量狀態。光仍留下來,就好像制造鉆石的步驟反過來,所有壓力都解除了。純粹能量保持在光的彩虹里,而光里面有意識和知識。”
最后,高靈說:“所有的鉆石都是完美的。”
我以為,引用這段話來詮釋這首詩,是相當合適的。
茶陵郁山主有一首開悟詩說:“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古人用明珠來比喻佛性,高靈則用鉆石比喻佛性,無非是要表達佛性珍貴、光明的特性,而究其實際,真正見到佛性的人,總會說:“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高靈也一再叮嚀:我們所說的道理為了適應人類有限的意識狀態,已經高度簡化了,宇宙的真相不是你目前能全盤了解的。
面對奧秘的宇宙,讓我們保有一份謙虛的心情。
上一篇:《人面桃花相映紅》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
下一篇:無門慧開《大道無門》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