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賈篤岐 【本書體例】
【原文】:
有杕之杜(1),有睆其實(2)。王事靡盬(3),繼我日(4)。日月陽止(5),女心傷止(6),征夫遑止(7)!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8)。王事靡盬,我心傷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憂我父母。檀車幝幝,四牡痯痯(9),征夫不遠!
匪載匪來,憂憂心孔疚(10)。期逝不至(11),而多為恤(12)。卜筮偕止(13),會言近止(14),征夫邇止(15)!
【鑒賞】:
《詩經(jīng)》中有兩首《杕杜》,一首在《唐風》中,是一首以獨立的棠梨樹起興,感嘆沒有兄弟的人獨立無助的詩歌。這首收集在《小雅》中。關(guān)于詩的主題眾所紛云:《毛詩正義》認為,此是周文王慰勞遠征歸來的將士所作的歌詩;是長期在外的征夫因不能按期返回,思念在家的父母妻子,是征夫與妻子的互相思念;是妻子思念久役不歸的丈夫。后者較切合詩意,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對奴隸統(tǒng)治集團橫加徭役的萬分怨恨。
全詩四章。第一章以杜樹起興,“有杕之杜,有睆其實,”隱喻與親人的遠離之意。果實累累的秋天,當室家婦女看到院子那棵孤伶伶兀立的杕杜樹,觸景生情,興起思念丈夫之情。“日月陽止”點明時間,“女心傷止”描寫民婦悲痛的情態(tài),“征夫遑止”寫民婦因思念丈夫心急煩躁不寧的神情。因思念丈夫更怨恨服役,由于怨恨服役更加思念遠方的親人。第二章手法與第一章機上,略有變化。“有杕之杜,其葉萋萋”,點明時令為暮春,丈夫又超過了回家的期限,思婦怎能不傷悲,何能不嘆息?“卉木萋止”承上句而來,以自然景物感人,引起女怨之情。她深情地等待著丈夫的歸期,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不僅凄厲地呼喚“夫君啊,你回來吧!”“征夫歸止”是怨女的希冀之詞。“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悲歌行〉》)。第三章,登高望遠,更加重了思夫之情,進而進入了美妙的幻想:“檀車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遠。”她不是認為丈夫應(yīng)該返家,而是想象丈夫已經(jīng)歸來,而且駕著四匹雄馬,乘著檀木堅車,榮耀地回來了,離家越來越近了。末章,詩人的視角發(fā)生轉(zhuǎn)移,由被描寫主體變?yōu)槭闱橹黧w。由于親人長久不歸,怨女心中的憂傷達到了極點,進而釀成心病。無奈,她又問神龜,又占蓍草,預(yù)兆都吉祥如意。可是她那里會想到,這些只不過是思念丈夫的團圓夢罷了。“鄉(xiāng)路眇天外,歸期如夢中”(岑參),美夢破滅后,悲哀將如何煎熬她那已碎的心?詩人留給我們的是思不盡之思,味不盡之味。
詩歌描寫民婦對丈夫的思念和盼望,不是靜止的從幾個側(cè)面來表達,而是呈現(xiàn)著一種流動的氣韻一時間的流動,思緒的流動。從時間上看,民婦思念丈夫的歸來,從春到秋,從秋到春,直至暮春,一切都化為泡影。事態(tài)的發(fā)展,丈夫的服役期限一近再近,使“女心傷止”的基調(diào)得以充分的展開。從思緒上看,民婦思念丈夫的急切心情在不斷變化。由思念心切而進入盼望,覺得丈夫該回來了,“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征夫遑止。”由盼望而猜度,“女心悲止,征夫歸止。”幻想之辭并未解除憂傷,反而使她更加痛苦,“匪載匪來,憂心孔疚。”痛苦、憂傷到了極點,就去卜問鬼神,心靈獲得暫時的安慰,悲切的心境進入樂境。作者這種運思的巧妙,令人嘆為觀止。思緒流動的層次和過程,深刻地揭示了民婦的相思之苦,深層次上表達了詩的主題。另外,比興手法的運用,重章疊句的結(jié)構(gòu),使美景和哀情構(gòu)成巨大的矛盾和反差,借以渲染、烘托主人公的心情,使其思念之苦表現(xiàn)得更為充分,也使詩歌更加含蓄、深邃。
上一篇:《杕杜》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楊慎引俗諺釋密云不雨》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