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墅同梁汾夜望
朝市競初日,幽棲閑夕陽。
登樓一縱目,遠近青茫茫。
眾鳥歸已盡,煙中下牛羊。
不知何年寺,鐘梵相低昂。
無月見村火,有時聞天香。
一花露中墜,始覺單衣裳。
置酒當前檐,酒若清露涼。
百憂茲暫豁,與子各盡觴。
絲竹在東山,懷哉詎能忘。
【注釋】
豁:擺脫、免除。觴:古代稱酒杯。
詎:怎、豈。詎能忘:反問語氣,怎能忘記?
【評析】
此詩是性德與顧貞觀離開京城,來到鄉間別墅時所作:遠離了城市的喧囂,來到青茫茫的鄉間,登高遠望,只見暮靄中,倦鳥歸巢,羊牛入圈,寂靜的村落上空升起了裊裊炊煙,遠處一座古寺,時時傳來悠揚的晚鐘聲,夾雜著僧人做晚課的誦經聲。詩中“眾鳥歸已盡”、“煙中下牛羊”、“置酒當前檐”等描寫,分別化用李白《獨坐敬亭山》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詩經·君子于役》中“日之夕矣,羊牛下來”、陶淵明《歸園田居》之“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孟浩然《過故人莊》之“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之遺韻,用典而不露痕跡,語言恍若天成,彌漫詩中的是閑適的田園氣息。詩人與好友靜看無言,一滴露水突然落在身上,才發覺身上衣裳單薄,感到深夜的清涼之意。在屋檐下擺上鄉間自釀的美酒,清甜甘洌,暫時擺脫紅塵中的諸多煩惱,與知己好友把酒臨風,對飲暢談,又恰是對“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具體詮釋。全詩呈現出一種沖淡閑散的風格,頗有陶淵明田園詩的風度,真可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上一篇:橫川如珙《月自飛來到面前》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憨山德清《死盡偷心活計》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