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
李白40多歲時,由于朋友的推薦而被召入京城,供奉翰林。當時李白豪情滿懷,準備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晚年的唐玄宗已不是“開元之治”時的那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了,他只是把李白擺在御用文人的位置上,專為他尋歡作樂而填寫一些曲詞,李白對此極為不滿。于是他對昏君,對朝政,還有那些趨炎附勢的權貴們,不時地嬉笑怒罵、辛辣諷刺。結果他便經常受到這些腐敗勢力的攻擊和誣陷,因此,他感到孤獨、苦悶,常常借酒來發泄心中的不快。
一天晚上,李白獨自踱步來到后院。此時,天氣晴朗,明月當空,陣陣花香沁人心脾。看到這樣美麗的夜景,李白陶醉了,擺上美酒,痛飲一番。可當他剛要斟酒時,一種孤寂的感覺襲上心頭,這樣美好的夜晚,卻沒有一個親人和知心朋友與他一塊痛飲。獨自一人這樣自斟自飲真的很乏味!很單調!他不禁有些黯然神傷。忽然他抬頭看到了空中的明月,于是斟滿了一杯酒,高高舉起,邀請明月來一起飲酒。這時,皎潔的月光,將詩人的身影投射在地上,于是,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身影就成了陪伴詩人飲酒的“酒伴”了。
上一篇:志芝庵主《昨夜云隨風雨去》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納蘭性德《夢江南(昏鴉盡)》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