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征衣(過韶陽)
過韶陽。璇樞電繞,華渚虹流,運應千載會昌。罄寰宇、薦殊祥。吾皇。誕彌月,瑤圖纘慶,玉葉騰芳。并景貺、三靈眷佑,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節清和,頒率土稱觴。無間要荒華夏,盡萬里、走梯航。彤庭舜張大樂,禹會群方。鹓行。望上國,山呼鰲抃,遙爇爐香。竟就日、瞻云獻壽,指南山、等無疆。愿巍巍、寶歷鴻基,齊天地遙長。
【注釋】
《送征衣》:為柳永自制曲,后無人再填此調。《樂章集》注中呂宮。此首與另一首《永遇樂·熏風解慍》均為仁宗祝壽詞,當寫于慶歷元年到二年柳永在京為官期間。柳永在汴京只有二年,即寫了兩首祝壽詞,說明每年寫一首。至如究竟此首與《永遇樂·熏風解慍》哪首作于元年,哪首作于二年,則無從確考。韶陽:猶言韶光、韶華,謂美好的時光。“璇樞”二句:意謂仁宗皇帝非同凡人,生時即有祥瑞之兆。璇樞,北斗七星的第二星與第一星,此處代指北斗。傳說黃帝生時電光繞北斗。華渚,古代傳說中的地名。傳說有星如虹,流于華渚,則少昊生。“運應”句:謂明主(仁宗)降生,國運理應昌盛,綿續千年。會昌,會當昌盛。“罄寰宇”句:意謂舉國上下都在祭奠神靈,慶祝這個吉慶的日子。罄,盡。薦,祭奠神靈祈福。殊祥,特殊的祥瑞。吾皇:指仁宗。誕彌月:謂懷胎滿十月而降生。《詩經·大雅·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誕,語助詞。彌,終也,終十月之期。達,謂生之易也。原詩是對后稷的贊頌,此處用來贊頌“吾皇”即宋仁宗。“瑤圖”句:謂國運亨通,皇圖有繼,普天同慶。瑤圖,即璇圖,指國家的版圖,引申為國運。纘,繼也。玉葉騰芳:意謂皇嗣興旺。《古今注》:“(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氣,金枝玉葉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后世稱皇族為金枝玉葉。“三靈”句:謂天、地、人之靈都在眷顧祐助。“挺英哲”句:秀挺英哲,足以超過前王。掩,超過。嘉節清和:謂仁宗皇帝的千秋節正當四月。清和,即四月,俗謂四月為清和月。《歲時記》:“四月朔為清和節。”《宋史·仁宗紀》:“(仁宗趙禎)大中祥符三年(1010)四月十四日生。”又同書《禮十五》“志》:“仁宗以四月十四日為乾元節”。“頒率土”句:謂舉國上下都在舉杯祝酒,表示慶賀。頒,賞賜。率土,境域之內。稱觴,舉杯祝酒。“無間”句:無論外國和中國。無間,不分,不論。要荒,指邊遠之地,此處謂屬國。《尚書·禹貢》分境域為甸、侯、綏、要、荒五服,每服五百里。華夏,謂中國,中原。走梯航:謂遇山爬梯,遇海航渡。“彤庭”二句:意謂朝堂上奏著雅樂,皇帝在會見各國諸侯。彤庭,謂朝廷,因宮殿楹柱多涂以朱紅色,故稱。大樂,謂舜命夔所制之《韶》樂。此處以禹、舜方仁宗。鹓行:謂朝班。因朝班之行列,如鹓鷺之井然有序,故云。上國:附屬國對宗主國的稱呼。山呼鰲抃:山也歡呼,鰲也鼓舞。詳見前注。就日瞻云:意謂群臣仰瞻皇帝的龍顏。《史記·五帝本紀》:“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指南山”句:謂皇帝壽比南山。鴻基:帝王之基業。
【評析】
上片首五句贊頌仁宗應瑞而生,普天同慶。“吾皇”四句作倒轉之筆,寫仁宗降生,皇圖有繼。“并景貺”二句謂仁宗深得三靈眷祐,英哲超過前王。“遇年年”二句指出仁宗生日,收束上片。下片合而復開,寫屬國派使臣前來慶賀;“鹓行”四句寫使臣為仁宗祝壽;“竟就日”二句寫臣下祝壽;“愿巍巍”二句祝仁宗萬壽無疆,收束全篇。場面極大,卻寫得極有層次,開合有度。
上一篇:柳永《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烏衣巷》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