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雛
吾雛字阿羅,阿羅才七齡。
嗟吾不生子,憐汝無弟兄。
撫養雖驕呆,性識頗聰明。
學母畫眉樣,效吾詠詩聲。
我齒今欲墮,汝齒昨始生。
我頭發盡落,汝頂髻初成。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嬰。
緬想古人心,茲愛亦不輕。
蔡邕念文姬,于公嘆緹縈。
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注釋】
阿羅:即羅兒,生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驕呆:同“嬌呆”,嬌癡。
孩嬰:幼小。
文姬:東漢蔡邕女,名琰,字文姬。
緹縈:西漢齊太倉令淳于公女。史載,淳于公有五女卻無男,罪當肉刑,罵其女:“生子不生男,緩急非有益。”緹縈上書請愿,終令漢文帝下令廢除肉刑。
【評析】
父愛如海,他包容兒女任何缺點,不圖任何回報,“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足矣。“吾雛”這親昵的題目,便已透露出父親對女兒的庇護之情。此詩從女兒的名字娓娓道來,接著描述了女兒年齡、兄弟情況、嬌癡而又聰明的行為舉止,不假辭章卻句句含情。詩人又將自己的衰老和女兒的成長對舉,毫無自傷之意,滿眼是見女兒長大的欣慰,感情表達細膩而真切。“緬想古人心”一句宕開,將“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情拓展開來,點出父愛本質,引人共鳴,令人感動。
上一篇:白居易《賣炭翁》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白居易《哭劉尚書夢得二首(其一)》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