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題解
這首詩氣魄宏大,熱情洋溢,一掃邊塞詩凄婉悲涼的一貫風格,描寫了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消息時的欣喜心情,歌頌了他們奮勇殺敵、忘我報國的英雄主義精神。
句解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大漠中,塵沙滾滾,日色昏暗,狂風卷著戰旗,將士們離營出征。“轅門”,指軍營營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前面的部隊昨夜在洮河北與敵人交戰,捷報傳來,他們已將敵人首領俘獲。“洮河”,水名,黃河上游支流,在甘肅省西南,源出今青海省之西傾山,經甘肅岷縣臨洮入黃河。“吐谷渾”,西域古國名,居甘松山之陽、洮水之西,南抵白蘭地數千里,唐初時常侵擾邊境,為李靖所平,此處泛指西北入侵之敵。
評解
這首詩打破常套的構思,詩人并沒有從正面對夜戰進行鋪敘,所選取的對象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后續部隊,而對戰果輝煌的“夜戰”只從側面進行烘托。它讓讀者從“大漠風塵日色昏”和“夜戰洮河北”去想象前鋒打仗的艱苦、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征多么富有戲劇性。這就發揮了絕句的長處,以輕快跳脫之筆,通過側面的烘托、點染,讓讀者去體味、遐想。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約757),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其詩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是一代七絕圣手。
上一篇:王昌齡《出塞》經典邊塞愛國唐詩
下一篇:李白《塞下曲》邊塞軍旅生活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