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火月麗
第一首
四十如果
能
不惑
那么,千年的苦難
和堅持
不是更能結成瘡疤不懼風刮
雨淋
火煉水浸
怕的只是
午夜的一聲
輕喚
所有的疑惑
都洶涌成岸邊的潮聲
第二首
風霜的歲月
從千古
到萬古
我默然,看他
萬紫千紅
漠然看你
一片孤云來去
漠然
看
歲月的風霜
流轉
春雷不曾驚我,秋月不曾圓我
我,孤坐
從千古到萬古
是最初
也是最后
而你淡淡只一句:“你——不是”
讓我從四十億光年的暗黑里
全速奔來
急急急急進出
淚一滴
蕭蕭
愛,沒有國界,沒有年齡,只要是人生的摯情,天荒地老,也有它自己的位置。臺灣詩人蕭蕭的《石頭也有淚要流》以石為喻,給讀者吟出一曲黃昏愛情頌。
其一,詩人用“四十不惑”反襯歷經“千年苦難”所結成的瘡疤的不可破裂,不易潰爛。這“瘡疤”是什么呢?讀者一眼便知,它是愛的傷痕。這愛的傷痕不懼風刮、雨淋、火煉、水浸等一切外來的力量,卻只怕那夜半溫柔的一聲輕喚。這聲輕喚是與詩人的心靈深處相感應的,它使詩人如遭電擊,往昔美好而痛苦的回憶齊涌心頭,詩人便重新回到那一陣陣愛的波折與濤聲中去。詩中的“風刮、雨淋、火煉、水浸”與那一聲“輕喚”的對比,使得那一份愛驚心動魄。
其二,詩人用“漠然”、“淡然”的神情來反襯愛的濃烈、癡狂。詩人漠然地看歲月的流轉,看世事的繁華,看“你”的孤寂,仿佛已經參透人生的禪,無欲無望。可這又怎么能夠?
石頭也有淚要流,人非石頭,情濃百倍。人生難以參透,愛情難以忘懷。青春的愛情熱烈奔放,激情四濺;而暮年的愛情深藏心間,香醇似酒,那種回憶帶來的顫栗,履過人生不可消逝的情感的確是伴著血、伴著淚的。詩人在詩中傾注的是一種深沉的激情。這種激情穿著厚重的外衣,在詩句下汨汨而行,至詩末則不可遏制,沖天而出,震人心肺。“先抑后揚”的手法便是這樣。
上一篇:傅天琳:疏勒河
下一篇:舒婷:神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