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詠懷二六
蕭條亭障遠,凄慘風塵多。
關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
秋風別蘇武,寒水送荊軻。
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
庾信
作者簡介
庾信(513—581)南北朝文學家。字子山,祖籍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早年曾任梁湘東國常侍等職。梁武帝末,侯景叛亂,庾信時為建康令。建康失陷后,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蕭繹。
554年,庾信奉命出使西魏,抵達長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他被留在長安,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庾信迄今被傳誦的詩賦,大抵是到北方后所作,作品從思想內容到藝術風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詩歌蒼勁沉郁,這與他經歷戰亂及對北方景物有較深的感受有關,代表作有《擬詠懷》27首。
題解
庾信于梁元帝時出使西魏,因文名而被留在北朝。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對異域風物而起羈旅之嘆。但這首詩所描寫的邊塞景象,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見,而是綜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再結合幾個典故,構成冷落蕭索的總體印象,借以抒寫出心頭的凄涼之感。
句解
蕭條亭障遠,凄慘風塵多。
遠遠的亭子,看去十分蕭條,感慨身離故土,輾轉漂泊。“蕭條”,寂寞冷落。“亭障”指邊塞崗哨和防御工事。“風塵”指白沙。
關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
關門的時候看見了白狄,整個城市倒影在黃河水中。“白狄”,春秋時北方狄族的一支,這里泛指邊疆異族。
秋風別蘇武,寒水送荊軻。
憶起當年秋風中李陵送蘇武,易水中燕太子丹為荊軻踐行。
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
誰在這里感嘆,言語豪邁?原來是我在清晨起來在帳中吟唱。
評解
這首詩有《詩經》古風,由景入情,庾信借古喻今,遙憶蘇武、荊軻,最后抒情,整首詩前后連貫,一氣呵成,堪稱經典。
詩人觸景生情,由景憶古,將自己的處境與蘇武、荊軻作對比,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愛國之情,同時這種思鄉又非游子思鄉。
上一篇: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壯士從軍衛國、英勇赴難的壯志
下一篇:《木蘭辭》詠木蘭巾幗英雄之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