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雞童謠·民謠
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
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
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喪車。
【作者簡介】
民謠:即民間歌謠。民謠的作者一般都不留下姓名,因此屬于“無名氏”的作品。但因民謠往往針砭時弊、深入人心,在當時會傳播得很廣。
【字句淺釋】
解題:這首民謠通過描寫一個被人稱為“神雞童”的長安少年賈昌的奇遇,為當時的皇上唐玄宗畫了一幅諷刺漫畫。斗雞:一種賭博游戲。通過公雞打架來定勝負。走馬:騎馬馳騁。代:一代(人)。金距:公雞以腳上角質硬距為武器,如在距上安裝金屬套,就更利害,就叫金距。期勝負:必定能勝。羅:一類絲織物,質地薄,手感滑爽,透氣。繡衫:繡花衣衫。軟輿:皇帝乘坐的用人挽著走的車子。差夫:差遣民夫。持道:一路上扶持。喪車:運送靈柩的車子。
【全詩串講】
有了兒子你用不著教他識什么字,讓他讀書你還不如教他斗雞走馬!
不信你看那個十三歲的賈家小兒,這一代人中誰都不如他富貴榮華!
他能讓戴金距的大公雞一定打贏,身穿白羅繡衫緊隨皇帝軟輿之后!
他老爸死在長安千里外的泰山下,沿途官吏都派人照料他爸的靈柩!
【言外之意】
開元十三年,唐玄宗李隆基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夸示其“奉天承命”、治國治民的豐功偉績。在一派森嚴肅穆的氣氛里,賈昌這個年僅十三歲的小兒,卻穿著白絲羅繡花衫,帶著三百只喔喔亂啼的大紅冠子大公雞,緊緊跟隨在皇上威嚴華麗的軟輿車后面大逞威風!這樣莊重的場合,卻帶了這樣一只不倫不類的儀仗隊,實在荒唐滑稽!
賈昌的父親賈忠是唐玄宗的一名衛(wèi)士,隨駕死在泰山下。由于賈昌是皇帝面前的紅人,沿途官吏居然為了巴結一個十三歲小兒,而不惜興師動眾,一路上派民夫照料他父親的靈柩!一個斗雞小兒的父親,死后還能使無數人為他抖威風,實在叫人哭笑不得!
這兩幅漫畫式的圖景,合成一出諷刺喜劇,被諷刺的主角就是坐在“軟輿”里的唐玄宗李隆基。當時以唐玄宗為首的一般高官,對于斗雞的熱衷竟到了如此的地步,不免使人想起“玩物喪志”的古訓來。雖然唐玄宗沒有馬上因斗雞而亡國,但這種置國家人民于不顧的“玩物喪志”心態(tài)能與后來的“馬嵬兵變”沒有關系嗎?
唐詩中有不少諷刺皇帝的詩篇,有的假托另外的朝代,有的詠物以寄懷,言辭一般都比較婉轉。這篇民謠直率大膽的以辛辣的語言嘲笑當朝皇帝,在文人詩里是沒有的,而這也正是文人詩與民謠的一大區(qū)別之所在。
上一篇:杜甫《望岳》詠東岳(泰山)千古名篇
下一篇:白居易《輕肥》寫宦官專權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