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縣)人,金代著名文學家。三十二歲登金朝進士第,歷任縣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員外郎等職,后入翰林,知制誥,金亡后不仕,隱居著述,編《中州集》、《壬辰雜編》,為有關金國的文獻書。處金元之際,目擊蒙古貴族暴行和北方人民所受兵燹之災,多國破家亡之思。其詩詞文章修養深厚,為當時北方文壇盟主,有《遺山文集》四十卷行世。散曲現存小令九首,能“用俗為雅,變故作新”,善將民間通俗曲調變為文人雅士的新詞。
元好問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縣)人,金代著名文學家。三十二歲登金朝進士第,歷任縣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員外郎等職,后入翰林,知制誥,金亡后不仕,隱居著述,編《中州集》、《壬辰雜編》,為有關金國的文獻書。處金元之際,目擊蒙古貴族暴行和北方人民所受兵燹之災,多國破家亡之思。其詩詞文章修養深厚,為當時北方文壇盟主,有《遺山文集》四十卷行世。散曲現存小令九首,能“用俗為雅,變故作新”,善將民間通俗曲調變為文人雅士的新詞。
上一篇:《元好問》詩人資料簡介
下一篇:《元稹》詩人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