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灣:《次北固山下》
【原詩】 【點評】
客路青山下,(開始起步見青山,好)
行舟綠水前。(綠水行舟順心愿,妙)
潮平兩岸闊,(潮平岸闊,前路寬坦!)
風正一帆懸。(風正帆懸,光明無限!)
海日生殘夜 (遇到殘夜,又值舊年-—)
江春入舊年。(目前境況,使人心酸!)
鄉書何處達? (有希望與故鄉聯系上—)
歸雁洛陽邊。(回到家鄉,如愿以償!)
【作者介紹】
王灣(生卒年月不詳),洛陽人。唐玄宗年間(712—714)進士。開元初為滎陽主簿。后參加編寫四部典籍等書。仕途坎坷,官終洛陽尉。他的詩,當時很負盛名,曾往來吳、楚間,多有著述。
《全唐詩》錄存其詩十首,《次北固山下》是傳頌的名篇。
【注解】
次:長途中的暫留,停歇,這里指泊船。北固山:今江蘇鎮江市北,三面臨江,其勢險固。 客路:指旅途。 江春入舊年:意謂舊年未盡,江南早已有新春的消息。 鄉書:家書。歸雁:北歸的雁。
【簡析】
本詩是作者旅途思鄉之作。作者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為北固山下壯麗秀美的景色所陶醉,不由得生起鄉思,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名詩。前三聯寫景。寫的是作者晨起后,在江岸遠眺所見的景物。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蕩漾,小船輕疾;潮水漫漲.江面寬闊;風勢正順,船帆高懸;一輪旭日燦爛升起。雖是臘月里,江南已春意盎然。在這些景物描寫中,作者極注意煉字煉句,如“平”、‘‘‘正”、“生”、“入”這些字,都十分準確,生動又精煉細微地描寫了景色。“平”寫江水上漲,但已平靜,而不是洶涌呼嘯,故顯得江面寬闊平展;“正”寫風向順,又是和風,故一帆能高懸。“生”、“入”把大自然擬人化,顯得生動而富有情趣。這二聯歷來膾炙人口。唐人殷璠評曰:“‘海日生殘夜,江南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據說,當時宰相張燕公(張說)手題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河岳英靈集》)可見此詩當時即膾炙人口。清人紀曉嵐說:“全是鍛煉工夫。”末聯由旅途景色生起鄉思,以歸雁捎書表達了詩人羈旅愁懷、思念家鄉的深情。
【今譯】
一條彎曲道路展現在青山下,
山前綠水上蕩漾著一只小船。
潮水漫漲,兩岸顯得更加寬闊,
風向正順,桅桿上高懸著孤帆。
殘夜未消,紅日已從海上升起,
舊年將盡,江南早有春天氣息。
寫好書信,如何才能傳到家鄉?
只有請托歸雁,帶到洛陽。
(殘年將近,暫時不順,但是未來的前程,平正光明!有希望有決心回到家鄉,完成使命!)
上一篇:唐·劉希夷“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簡析
下一篇: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