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連環(huán)孤雁
【題解】
本篇選自《彊村叢書》本《山中白云》卷一。
張炎(1248—1314后),字叔夏,號玉田、樂笑翁。臨安(治今浙江杭州)人。南宋詞人、詞論家。宋亡,北游元都,失意而歸。與蔣捷、王沂孫、周密并稱“宋末四大家”。有《山中白云詞》、詞論專著《詞源》。
解連環(huán),詞牌名。本名“望梅”,因周邦彥詞有“信妙手能解連環(huán)”句,故名。又名“杏梁燕”等。雙調(diào),仄韻??仔兴亍吨琳庇洝肪硭模?ldquo;錢塘張炎,字叔夏,……嘗賦孤雁詞,有云:‘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人皆稱之曰‘張孤雁’。”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1)。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凈草枯,水平天遠(yuǎn)。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2)。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3)。誰憐旅愁荏苒(4)。謾長門夜悄(5),錦箏彈怨(6)。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yīng)轉(zhuǎn)。暮雨相呼(7),怕驀地、玉關(guān)重見(8)。未羞他、雙燕歸來(9),畫簾半卷。
【注釋】
(1)恍然:失意貌。(2)寫不成書二句:雁飛行時行列整齊如字,孤雁則不成字,只像筆畫中的“一點”,故云。(3)料因循三句:謂雁失群延誤了,沒有能夠傳達故人的心事。因循,拖延。殘氈擁雪,用漢蘇武事。蘇武被匈奴強留,氈毛合雪而吞食,幸免于死。這里似借蘇武事喻被擄去北方的人。(4)荏苒(rěn rǎn):連綿不絕。(5)長門:漢武帝時,陳皇后被棄置于長門冷宮。此句謂冷宮漫漫長夜。謾,通“漫”,漫長。(6)錦箏:箏的美稱。古箏有十二或十三弦,斜列如雁行,稱雁箏;其聲凄清哀怨,故又稱哀箏。《晉書·桓伊傳》載桓伊“撫箏而歌怨詩”。(7)暮雨相呼:唐崔涂《孤雁》詩:“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8)玉關(guān):玉門關(guān)。此句設(shè)想再見面時的又驚又喜。(9)未羞他二句:謂當(dāng)畫簾半卷,雙燕歸來的時候,就不會自慚孤獨了。
【導(dǎo)讀】
張炎以詠物詞最為精到。這首《解連環(huán)》在詠物的方法上最為出色。對于孤雁的刻畫,本詞可謂窮形盡相,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感盡蘊含在對孤雁這一物象的描繪中。
這首詞上片的“楚江空晚”、“離群萬里”、“自顧影”、“沙凈草枯”、“水平天遠(yuǎn)”極力描繪出一個空闊、黯淡的境界,來襯托雁的孤單。緊接著用“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把失群的雁排不成雁陣和《漢書·蘇武傳》雁足傳書的故事巧妙地融化為一,進一步點出雁的孤單。
轉(zhuǎn)入下片,作者用重筆以綿綿不斷的旅愁,以漢武帝棄置陳皇后的寂寞凄涼的長門冷宮,以桓伊撫箏歌“怨詩”的凄清聲調(diào)來渲染孤雁羈旅哀怨之情。水窮云起。在極端哀怨中,它想到失去的伴侶,想到失去的伴侶的棲止,想到失去的伴侶的心情。從失去的伴侶的心情又幻想到有朝一日忽然重逢的驚喜。描寫細(xì)致、曲折而又自然,沒有給人刻意為之的感覺。
【思考】
張炎《詞源》卷下云:詞的“末句最當(dāng)留意,有有馀不盡之意始佳”。本詞的結(jié)尾是否符合這一理論?
上一篇: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