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檻菊愁煙蘭泣露①,羅幕輕寒②,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③,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④,山長水闊知何處!
注釋
①檻菊愁煙:花圃中的秋菊被煙霧籠罩著。檻,欄桿。
②羅幕:絲羅制成的帷幕,借指屋內的環境。
③諳(ān):熟悉,知曉。
④彩箋、尺素:都指書信。彩箋,彩色的箋紙。尺素,指供書寫用的素絹,通常為一尺。
賞析
寫女性的傷離別、懷遠人,這是詞中常見的題材,但晏殊此詞并不像花間詞那樣句句緊扣女子的容貌服飾或指向明顯的男女之情,而是將主觀情感外射于客觀景物,借助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曲折地抒發了女主人公的離別相思之苦,且在寫景中體現出寥廓高遠的境界和耐人回味的意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這三句點出女主人公居住的環境,在客觀景物的描繪中明顯融入主觀情感。“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借明月寫人之為離恨所苦、一夜未眠。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深婉。上片對景物的描寫中暗含時光的推移,從“燕子雙飛去”的白日,到月光穿朱戶的黑夜;又從“西風凋碧樹”的昨夜,到“望盡天涯路”的今日。從日到夜,夜以繼日,寫出相思情濃。
晏殊又有一首仿李商隱的《無題》詩:“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瑟禁煙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詩與詞都是寫相思離恨。雖然抒情主人公在詩中是男性,在詞中是女性,但作者并不強調性別意味,他著力凸顯的都是相思之情。都以寫景寄托相思之情,都以欲寄彩箋魚書而山長水遠無處寄達的悵恨結束。不管是“梨花院落”、“柳絮池塘”,還是羅幕輕寒、朱戶高樓,體現的都是所謂富貴“氣象”,以清雅的筆致寫出深婉含蓄的相思離情。值得注意的是,《蝶戀花》詞中“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幾句,將視野由朱戶之內引向登高極目所見的廣闊天地,使境界立刻闊大起來,并有含蓄不盡的意味,它已經超出了單純的相思離別之情本身而具有了更為深厚、寬泛的內蘊。所以,王國維所謂“詩之境闊,詞之言長”的詩詞區別在詩詞相通的晏殊這里似乎并不適用。
上一篇:愛情詞《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賞析、作者思想情感鑒賞、藝術創作手法解讀
下一篇:晏殊《破陣子·春景》賞析、注釋、作者表達情感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