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開放的眼光編好《荊楚文庫》
關于《荊楚文庫》的編纂,我有兩個建議:
第一,是已經編纂了文庫的這幾個省,湖南也好,安徽也好,他們的整體水平,他們在選編方法上、質量上對我們有一個參照,我們能否后來者居上、能否編好這套書,要做點研究工作。第二,《荊楚文庫》項目得到了領導們的大力支持,但編纂工作的最終落實點,關鍵就是參與這些編輯工作的專家們的眼光很重要。就算專家們的體力再好,也不可能把幾千年的關于湖北的書都編進去,專家選編的眼光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評判標準呢?當年我們崇文書局編了一批精品圖書,作為世博會那年送到美國國會圖書館館藏的鎮館之寶。那就是在湖北張之洞手上編的,也是現在唯獨在海外的最大型的一套書,這套書現在我們去看都不容易。但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大部分資料已經解密開放,我剛從美國回來,關于我國甲午戰爭期間的日記,所有官方的批文奏折,包括湖北張之洞開放的所有的官方文件等很多文獻資料,在美國國會圖書館都可以查到,其中也有不少我們湖北的。再如熊承家局長,他那里有一大批有關武漢海關在張之洞時期開埠的珍貴資料,我們在編纂文庫的時候也可以利用這些文獻資料。我在寫張居正的時候,就到雅安去找歷史資料。據縣志記載,一個農戶的一千斤稻谷要交稅給國家,還要自己到六個地方去送,最后變成只送了一個地方,就這一件事情,一百七十多年的明朝歷史都不能解決,我利用了很多地方志和歷史資料?!肚G楚文庫》是編給今天人用的、看的,收集資料存史是一部分,運用是一部分,我提議將來《荊楚文庫》在編輯體例上,既要重存,也要重用,我就補充這一點。
2014年7月18日
上一篇:熊召政《史記韓城——《文化樂境》序》
下一篇:熊召政《用筆墨怡養心靈—簡評周漢章先生的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