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人散文獎”作品點(diǎn)評
應(yīng)邀赴西安擔(dān)任第二屆“報人散文獎”評選委員。茲將部分作品閱讀意見略述如下。
《應(yīng)歌懶得》:以女性獨(dú)特的眼光看當(dāng)下的英國,身邊的瑣碎事折射時代的變遷與文化的差異,讀來別有滋味。
《桃之夭夭》:作者重考據(jù)而不呆滯,行文流暢,既傳達(dá)了知識又傳遞了情感,值得推薦。
《看詩不分明》:議論唐詩,讓我想到了葉嘉瑩。以優(yōu)雅的情懷與繾綣的思緒勾勒唐朝的詩歌地理,引人入勝。
《那些人和事》:身邊的人,是普通人;身邊的事,是小事。通過這些普通人和小事,折射時代的變遷和風(fēng)俗的演化,讀后引人思考。
《岐山哨子面》:民俗隨處可見,但文筆并非處處可寫。作者信手拈來一碗哨子面,讓我們從中吃出歷史甚至吃出政治,有意思。
《上海·福州·新加坡》:客居異國,思念故土,是大眾喜歡聽的老話題。作者并非文采華瞻,但樸實動情,在征文中有自己的特色。
《鳥是懂得美感的》:文章好過名字。作者觀察仔細(xì),小處著眼,微處著筆,是清新的小品。
《先生姓錢》:尊師敬老,也是老話題。此類文章第一要素不是花樣翻新,而是感情真摯,小事見大情,作者正是這樣做的。
《幸福大遺址》:滿懷感情地寫“人文西安”的大意象。不用舌頭燦蓮花,西安就很偉大,何況作者那么陶醉留在遺址上的幸福感。
《萱草開著忘憂花》:作者行文細(xì)密,有典有情。典因情而生動,情因典而生發(fā)。讀完掩卷一想,忘憂草其實不忘憂。
2011年8月22日于閑廬
上一篇:熊召政《溫暖人心》
下一篇:熊召政《世博會湖北館主題詞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