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過賀遂員外藥園
前年槿籬故,今作藥欄成 ① 。
香草為君子,名花是長卿。
水穿盤石透,藤系古松生。
畫畏開廚走 ② ,來蒙倒屣迎。
蔗漿菰米飯,蒟醬露葵羮。
頗識灌園意,於陵不自輕。
【校】
①今,顧元緯本、凌本俱作“新”。
②畫,一作“書”。走,一作“去”。
【注】
藥園: 唐李華《賀遂員外藥園小山池記》:“賀遂公,衣冠之鴻鵠,執(zhí)憲起草,不塵其心,夢寐以青山白云為念。庭際有砥礪之材,礎(chǔ)礩之璞,立而像之衡巫,堂下有畚鍤之坳,圩塓之凹,陂而象之江湖。種竹藝藥,以佐正性,華實(shí)相蔽,百有馀品。鑿井引汲,伏源出山,聲聞池中,尋竇而發(fā),泉躍波轉(zhuǎn)而盈沼,支流脈散而滿畦。一夫躡輪而三江逼戶,十指攢石而群山倚蹊。智與化侔,至人之用也。其間有書堂琴軒,置酒娛賓。卑痺而敞若云天,尋丈而豁如江漢。以小觀大,則天下之理盡矣。心目所自,不忘乎賦情遣辭,取興茲境,當(dāng)代文士,目為詩園。道在抑末敦元,可以扶教。趙郡李華舉其略而記之。”
槿籬: 沈約詩:“槿籬疏復(fù)密。”《通志略》:“木槿,人多植庭院間,亦可作籬,故謂之槿籬。”
香草: 《楚辭章句》:“《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侫;靈修美人,以嫓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fēng)云霓,以為小人。”
長卿: 謂司馬長卿也,喻風(fēng)流艷麗之意。白樂天《東亭》詩云“綠樹為閑客,紅蕉當(dāng)美人”,亦是此意。或謂是草中之徐長卿,蓋本蕭子云賦“長卿晚翠,簡子秋紅”之句而云然。成按:《蜀本草》:“徐長卿生下濕川澤之間,苗似小麥,兩葉相對。三月苗青,七月、八月著子,似蘿摩子而小,九月苗黃,十月凋。”初非奇英珍草,與名花意不貫。
開廚: 《晉書》:“顧愷之嘗以一廚畫糊題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發(fā)其廚后,竊取畫,而緘閉如舊以還之,紿云未開。愷之見封題如初,但失其畫,直云妙畫通靈,變化而去,亦猶人之登仙,了無怪色。”《南史》:“時有高平郗紹作《晉中興書》,數(shù)以示何法盛。法盛有意圖之,紹不與。至?xí)桑邶S內(nèi)廚中,法盛詣紹,紹不在,直入竊書。紹還失之,無復(fù)兼本,于是遂行何書。”是書、畫二者皆有開廚失去之事,愚意究以“畫”字為是。
蒟醬: 《史記》:“使番陽令唐蒙風(fēng)指曉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醬。”裴骃《集解》:“徐廣曰:‘枸,一作“蒟”,音寠。’骃按:《漢書音義》曰:‘枸木似榖樹,其葉似桑葉。用其葉作醬酢,美,蜀人以為珍味。’”《索隱》曰:“按:晉灼枸音矩。劉德云:‘枸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shí)以為醬,美。’”小顏云:“枸者緣木而生,非樹也。今蜀土家出枸,實(shí)不長二三寸,味辛似姜,不酢,劉說非也。”《廣志》云:“枸色黑,味辛,下氣消谷。”劉淵林《蜀都賦》注:“蒟醬緣樹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時正青,長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味香,溫調(diào)五臟。”《南方草木狀》:“蒟醬,蓽茇也。生于蕃國者大而紫,謂之蓽茇;生于番禺者小而青,謂之蒟焉。可以為食,故謂之醬焉。交阯、九真人家多種,蔓生。”
上一篇:王維《春日直門下省早朝》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酬嚴(yán)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