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
黃州快哉亭贈張僵儉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1]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臺公子[2],未解莊生天籟[3],剛道[4]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注釋】
[1]杳杳:深遠縹緲。
[2]堪笑蘭臺公子:指宋玉曾任蘭臺令。
[3]莊生天籟:指《莊子·齊物論》的天籟之說。“天籟”這里指風聲。
[4]剛道:硬說。
【譯文】
黃州快哉亭贈張僵儉亭上繡簾卷落日,亭下長江水連天。感君為我筑新亭,江水盈盈千頃,明明凈凈如鏡,座座碧峰倒映。忽然浪起波涌,只見扁舟一葉白發翁,浪里舟上自雍容。可笑那個蘭臺令,還沒有解悟開莊子天籟的含義,居然把風分成什么“大王之風”,什么“庶民之風”。其實,有我胸中一點浩然之氣布于天地,便是千里快哉風!
【解析】
黃州快哉亭,由張偓詮建于謫居黃州時。同時謫居于黃州的蘇詞。蘇軾顯然很著意于“快哉”的稱謂與相應的心境,整篇詞不僅充滿了一種江山秀色可餐、引以為快然自慰的情趣,結尾還以“千里快哉風”作結。身遭貶謫,何“快”之有?蘇轍的同期散文《黃州快哉亭記》有言:“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意即一個人心胸開闊,不因境遇的順逆而傷損自己的精神。這可以看作是對蘇軾這首詞寓意的簡明詮釋。
起筆就寫快哉亭的形勢,隨后以揚州名勝平山堂比擬快哉亭,援引歐陽修的詩句“平山檻晴空,山色有無中”,貼切中自有情趣無窮。頭三句以豪語寫景,以其壯闊見觀覽者的胸懷無限,以扁舟老翁的浪里雍容寓意蘇軾不以仕途升沉為意的人生態度。宋玉之可笑,在于其《風賦》對楚王問中,有大王雄風、庶民雌風之說。“浩然之氣”引自《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一種“至大至剛”“塞于天地之間”的精神狀態。這里蘇軾迭用典故,熔經鑄史,恰切自然,繁彩映輝,此亦蘇軾詩詞創作中以文為詩的一個特點。結尾“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是蘇軾坎坷人生中不失積極心態的人格自我肯定,給人一種痛快淋漓之感。行進在天地間、征途上、風雨中,愿我們也擁有“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上一篇:蘇軾《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