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岸
曉色兼秋色,蟬聲雜鳥聲。
壯懷銷鑠(shuò)[1]盡,回首[2]尚心驚。
【注釋】
[1]銷鑠(shuò):熔化、消失。
[2]回首:回頭看。
【譯文】
秋天景色荒涼,拂曉天色朦朧,鳥兒嘰嘰喳喳,蟬子凄咽長鳴。當年的豪情壯志,早已完全消失,回顧一生經(jīng)歷,還令人膽戰(zhàn)心驚。
【解析】
吳江岸在吳江和太湖之間,東為吳江,西為太湖(見單鍔《吳中水利書》)。元豐二年(1079)四月蘇軾由徐州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他在《湖州謝上表》中說,神宗知道他愚笨而不能順應時勢,難以追隨“新進”之人;“察其老不生事”,即了解他老成而不惹是生非,或許能治理平民百姓。“新進”“生事”等語,刺痛了投機新法的人,他們以譏刺新法的罪名,不斷彈劾蘇軾。蘇軾到任不到一百天,就于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入京受審。這首詩即作于途經(jīng)吳江岸時。前兩句寫秋天清晨吳江兩岸的荒涼景色;后兩句抒懷,抒發(fā)了壯志不酬,前程莫測的悲涼心情。全詩蒼涼簡勁,含蘊豐富,用語直露,而又耐讀。
上一篇:蘇軾《吳中田婦嘆》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州乃聞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這首詩示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