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江漢西來)
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江漢[1]西來,高樓[2]下、葡萄深碧。
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3]。
君是南山遺愛守[4],我為劍外思歸客[5]。
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6]說。
《江表傳》[7],君休讀。
狂楚士[8],真堪惜。
空洲對鸚鵡[9],葦花蕭瑟[10]。
獨笑書生爭底事[11],曹公黃祖俱飄忽[12]。
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13]。
【注釋】
[1]江漢:長江、漢水,在武漢匯合。
[2]高樓:黃鶴樓,在武漢蛇山黃鶴磯上。
[3]“猶自帶”二句:四川在長江上游,岷山、峨眉山的積雪融化后流入長江;錦江為岷江支流,岷江也匯入長江,故說長江帶著岷峨雪浪、錦江春色。
[4]“君是”句:南山:終南山,在今陜西西安市南。遺愛:留下恩澤。朱壽昌曾任陜州通判。
[5]“我為”句:唐人稱劍門關以南的蜀中為劍外。“劍外思歸客”即思歸蜀中的人。
[6]殷勤:非常懇切。
[7]《江表傳》:記載三國時吳國人物事跡的書,今已失傳。
[8]狂楚士:指禰衡,漢末人,狂放不羈,曾大罵曹操,曹操把他送給劉表,劉表又送給黃祖,結果被黃祖殺害。事見《后漢書·禰衡傳》。
[9]“空洲”句:禰衡死后埋在漢陽沙洲上,因他生前寫有著名的《鸚鵡賦》,故叫作鸚鵡洲。
[10]蕭瑟:風吹草木發出的聲音,也用來形容孤寂凄涼。
[11]爭底事:為什么事而爭。
[12]“曹公”句:指殘害文士的人也很快死了。
[13]“愿使君”二句:“使君”指朱壽昌。“謫仙詩”指李白詩,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黃鶴》指崔顥《黃鶴樓》詩。李白登黃鶴樓讀崔顥詩,感嘆自己無法趕上,后又模仿作《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等詩篇。
【譯文】
寄鄂州朱使君壽昌長江、漢水從西邊滾滾流來,黃鶴樓下的江水像葡萄一樣碧綠。還帶著岷山、峨眉積雪化成的浪花,洋溢著錦江上的春天景色。你曾是終南山下受人敬愛的通判,我今是想回到劍門山南的思鄉客。面對這里的風土人物,怎能無動于衷?請聽我懇切地訴說。你不要再讀《江表傳》吧,狂放的禰衡真令人惋惜。對著空蕩蕩的鸚鵡洲,只有葦花相伴,非常蕭索。我笑禰衡,不知在爭什么,曹操、黃祖不也同樣死去!但愿你還是像李白那樣賦詩吧,努力寫出《黃鶴樓》一樣的名作。
【解析】
元豐中貶官黃州時作,具體寫作時間未詳。朱壽昌字康叔,揚州天長(在今安徽天長)人。因尋母,以孝聞于時。蘇軾貶官黃州時,他任鄂州(今湖北武漢)知州,他們間交誼較深,常有書信往來。這首詞上闋寫因鄂州位于長江、漢水的交匯處,而長江上游即西蜀,兩人都與蜀中有瓜葛,故在黃鶴樓上觀賞景物,不能不觸發思鄉之情。下闋由鄂州的名勝古跡聯想到禰衡、曹操、黃祖、李白、崔顥等有關人物,抒發了對被害文士的同情和對殘害文士者的憤慨,實際是借他人的遭遇抒發自己因言得罪的不平。全詞即景抒情,撫今追昔,抑揚頓挫,開辛(棄疾)詞沉郁之風。
上一篇: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琴詩》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