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開先漱玉亭
高巖下赤日,深谷來悲風。
擘(bāi)[1]開青玉峽,飛出兩白龍。
亂沫散霜雪,古潭搖清空。
余流滑無聲,快瀉雙石碘。
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
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
愿隨琴高[2]生,腳踏赤鯇公[3]。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líng)[4]中。
【注釋】
[1]擘(bāi):用手分開。
[2]琴高:傳說古代的一位水仙,曾騎紅鯉魚游戲人間。
[3]赤鯇公:即紅鯉魚。
[4]泠(líng):清涼。
【譯文】
高高山巖上,沉沉夕陽紅,幽深的峽谷響著陣陣悲風。許是哪位神靈劈開這青玉峽,山谷里便轟然騰出兩條白龍。泡沫激濺散成霜雪濛濛,古潭翻涌把天光云影搖動。激湍之后流水輕滑無語,但見它急匆匆瀉出雙石碘。置身漱玉亭我不忍離去,巖上橋東已是山月臨空。溶溶月色里皚皚銀世界,宛如幽靜的海底水晶宮。我愿跟隨水中仙人琴高,騎著金鯉魚度我逍遙人生。去吧,帶上圣潔的白玉蓮,遨游于清泠的仙境。
【解析】
這首詩與《題西林壁》同時,乃蘇軾赴汝州途經廬山時作。開先寺,南唐中主李璟所建。詩的前半部句句寫實,句句勝景:高巖——深谷,飛瀑——古潭,流水——石碘(hǒng,山溝),素月——飛橋,并有赤日、悲風的映襯,“白龍”“霜雪”的妙喻,以及后半部仙人、仙境的烘托,有形有聲有色,有態勢有動感,如夢幻如仙境,描繪了廬山開先寺漱玉亭從傍晚到月出的幽奇瑰麗景色,抒寫了蘇軾對出世成仙的向往,顯示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與傳神的藝術表現力。紀曉嵐在《紀評蘇詩》中稱賞這首詩“寫瀑布奇勢迭出,曲盡其妙”“不必定有深意,直是氣象不同”。
上一篇:蘇軾《南歌子(海上乘槎侶)》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念奴嬌(憑高眺遠)》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