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常山回小獵
青蓋[1]前頭點皂旗[2],黃茅崗下出長圍[3]。
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
回望白云生翠巘(yǎn)[4],歸來紅葉滿征衣。
圣明若用西涼簿[5],白羽猶能效一揮。
【注釋】
[1]青蓋:有青色布蓋的車子,州長官乘用。
[2]皂旗:衛隊的黑旗。
[3]出長圍:“長”,不僅指長度,也指寬度,是說圍出個大圍場。
[4]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
[5]西涼簿:指晉謝艾。
【譯文】
青蓋車開路在前頭,衛士的皂旗迎風抖,黃茅崗下習射會獵,圍出個獵場顯身手。策馬追獵馳驟疾,騰躍凌空踏風雷。倉皇狡兔逃何處,展翅蒼鷹掠地飛。獵罷回首意猶酣,白云簇簇生翠巒。青山贈我紅楓葉,片片如火滿征衫。我愿做當今的西涼簿,一心為圣朝除邊患。羽扇在手出征去,看我效命疆場捷報傳。
【解析】
這首詩蘇軾寫于熙寧八年(1075)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任上。知州,相當于今市長,通判則是副市長。蘇軾1071年11月至1074年8月任杭州通判近三年后,于1074年年末至1076年年底任密州知州兩年。這首詩筆力雄健,句意流走,對仗工穩,一氣呵成。“立”“趁”“掠”“滿”等動詞,與“青”“皂”“黃”“翠”等形容詞,都用得準確、貼切,將人物和景物形象寫得氣勢飛動,形神俱活,可與唐代王維的五律名篇《觀獵》媲美。詩題指的是詩人到郡城南的常山祈雨,回來路上與同僚在常山東南的黃茅崗會獵。這首詩便是此時豪興勃發,揮毫寫就的。詩人同時還寫了《江城子·密州出獵》詞,已選入本書,可同時閱讀。
這是一首豪情激越的七律。蘇軾生活的北宋時代,邊患不時發生,這首詩便抒寫了蘇軾立功疆場的渴望。前兩句破題,兼寫軍容矯健和打獵場面的熱烈。三、四句“驕馬”的縱橫馳騁,“蒼鷹”的掠地追捕,寫得形象飛動、神完意足。五、六句用“白云生翠巘”“紅葉滿征衣”烘托詩人雄姿英發的自我形象,繼而以從容破敵的西涼簿謝艾自喻,表達了詩人效命疆場的報國激情。《晉書·張重華傳》載:重華據西涼,用主簿謝艾為將軍,進軍臨河,謝艾書生冠服,大敗敵軍。
上一篇:蘇軾《祭冼夫人》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蘇軾《紅梅》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