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探春①
昨日出東城②,試探春情。墻頭紅杏暗如傾③。
檻內群芳芽未吐④,早已回春。綺陌斂香塵⑤,雪霽前村。
東君用意不辭辛⑥。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⑦。
①先師龍榆生《東坡樂府箋》據清·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以下簡稱《蘇詩總案》)卷七,定此詞作于神宗熙寧五年(1072)正月。時蘇軾為杭州通判。周密《武林舊事》卷三《西湖游幸》:“都城自過收燈(元宵節后),貴游巨室,皆爭先出郊,謂之‘探春’,至禁煙(寒食節)為最盛。”
②東城:指杭州東城。
③暗如傾:謂早春紅杏色彩尚不鮮麗,斜欹墻頭。
④檻(犼犻à狀)外:欄桿外面。
⑤綺陌:縱橫交錯的道路。梁·簡文帝《登烽火樓》詩:“萬邑王畿曠,三條綺陌平。”斂香塵:意謂道路上沒有飄揚芳香的塵土。
⑥東君:春神。唐·成彥雄《柳枝詞》:“東君愛惜與先春,草澤無人處也新。”
⑦梅英:梅花。秦觀《望海潮》其三:“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
上一篇:蘇軾《華清引》寫作背景、注釋
下一篇: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瀨》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