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賞牡丹①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②。
①蘇軾《牡丹記敘》:“熙寧五年(1072)三月二十三日,余從太守沈公(名遘)觀花于吉祥寺僧守之圃。”《咸淳臨安志》卷七十六:吉祥院,乾德三年睦州刺史薛溫舍地為寺,“寺地廣袤,最多牡丹,名人巨公皆所游賞”。
②“十里”句:語本杜牧《贈別》:“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此句謂沿街人家多開窗觀望。
吉祥寺賞牡丹①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②。
①蘇軾《牡丹記敘》:“熙寧五年(1072)三月二十三日,余從太守沈公(名遘)觀花于吉祥寺僧守之圃。”《咸淳臨安志》卷七十六:吉祥院,乾德三年睦州刺史薛溫舍地為寺,“寺地廣袤,最多牡丹,名人巨公皆所游賞”。
②“十里”句:語本杜牧《贈別》:“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此句謂沿街人家多開窗觀望。
上一篇: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翻譯與賞析
下一篇:蘇軾《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原文翻譯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