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釵頭鳳
陸游(1125—1210),號放翁,越州山陰人。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zhàn),充實軍備,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作者一生創(chuàng)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三百多首,有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的,有批判當時統(tǒng)治集團屈辱投降的,風格雄渾豪放,表現(xiàn)出渴望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書憤》《示兒》等篇均為后世所傳誦。有《劍南詩稿》《老學庵筆記》等。
紅酥手,黃滕(téng)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yì)鮫綃(jiāoxiāo)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題解】《釵頭鳳》,詞牌名。六十字,上下片各十句,七仄韻,兩疊韻,兩部遞換。此調歷來以陸游這首《釵頭鳳》最為出名,故作正體。
【注釋】1.酥:光潔細膩貌。2.黃滕酒:宋時官酒上以黃紙封口,又稱黃封酒。3.離索:離群索居,分離也。4.浥:沾濕。5.鮫綃:傳說鮫人織綃,極薄,后以泛指薄紗。鮫傳說居海之人,墜淚成珠。
【串譯】你那光滑細膩的手,捧出黃封的酒,滿城都蕩漾著春天的景色,你卻像宮墻中的綠柳遙不可及。春風多么可惡,歡情被吹得那樣稀薄。滿懷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只能感嘆當初相識,錯!錯!錯!春景依然如舊,人卻白白相思得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紅,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濕透。桃花凋落在空曠的閑池樓閣上,永遠相愛的誓言雖在,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相托。只能感嘆當初相知,莫,莫,莫!
【賞讀提示】作者與表妹唐婉本恩愛夫妻,感情甚篤。但因陸母不喜歡唐婉,終被迫休離。后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后的一個春日,作者獨游沈園與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作者感傷萬分,惆悵不已,隨即在園壁上題下此詞,抒發(fā)了自己內心的眷戀相思之情和無盡的追悔悲憤。唐婉讀后百感交集,含淚和詞一首:“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渾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此后唐琬郁郁寡歡,怏怏而卒。陸唐二詞絕望凄楚,纏綿悱惻,感人至深,蕩氣回腸,催人淚下,唐詞尤甚。此后作者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心中的眷戀。在他六十七歲時重游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跡雖已模糊,還是淚落沾襟,寫一首詩以記此事。后來陸游七十五歲住在沈園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絕句《沈園》詩:“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土上,尤吊遺蹤一泫然。”就在陸游去世的前一年,還在寫詩懷念:“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這是一種深摯無告、令人窒息的愛情。唐婉能在死后六十年里仍然不斷被心上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種莫大幸福啊!
此詩的誦讀應以對封建禮教的控訴為主,而不可一味地去表現(xiàn)詞人的無奈。“錯、錯、錯”和“莫、莫、莫”的頓挫語感是表達成色的關鍵所在。氣息控制和口腔運作的“趨弱化”加上字節(jié)的抻長甩拉,一字更比一字放慢速度,一字更比一字加濃語氣,一字更比一字加深感受,這是誦讀者所必須掌握的一種技巧。
【斷句頓挫建議】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上一篇:《陸游·示兒》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陸游釵頭鳳》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