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酒
閑愁如飛雪,
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
一笑杯自空。
流鶯有情亦念我,
柳邊盡日啼春風。
長安不到十四載①,
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環寶帶光照地②,
不如留君雙頰紅。
注釋
①“長安”,指代南宋的首都臨安。自隆興元年(1163)陸游39歲時免去樞密院編修官離開臨安,到寫此詩之時,已歷14年。
②“九環寶帶”,指佩帶九環寶帶的權貴。《北史·李德林傳》說隋文帝以李德林、于翼等修律令有功,賜他們九環寶帶。“光照地”,又兼用唐敬宗時臣下進貢夜明犀,制為寶帶,“光照百步”的典故。
賞析
中國是一個釀酒飲酒的國度,也是一個賦詩吟詩的國家,很久以前,詩與酒便結下了不解之緣。《詩經》305首詩篇中有44首涉及到酒,首開詩酒文化之先河。詩酒聯袂,寄意遣懷,是文學史上的千秋佳話,從陶淵明“寄酒為跡”開始,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們如李白、杜甫、蘇軾、陸游、李贄等有很多飲酒佳作。陸游這首詩歌, 同樣貫穿了以酒澆愁、憂國憂民的詩酒情結,反映了士大夫階層報國無門時普遍的心理感受。
這首詩是淳熙三年(1176)春,陸游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幕僚時所作。開頭四句先連用兩個比喻,新鮮生動,貼切而又曲折,歷來為人所激賞。陸游借助于“飛雪”進入熱酒即被消融來比喻酒能消愁, 以雪比愁,想象新奇,屬神來之筆。把花比喻為故人,也非常親切,對著鮮花就像對著好友容易敞懷暢飲,非常愜意。流鶯有情,在柳邊的春風中啼叫,承接上文的好花,顯示花紅柳綠、風暖鶯歌的大好春光。春光愈好, 即愈動人酒興,寫景是圍繞“對酒”這一主題,緊承上文。下面由景及人,懷念都城的友人,那些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失意縱飲的“酒徒”,身離京都十四年,酒徒、故人包括詩人自己已成衰翁,其中蘊涵的是對朝廷不會用人、浪費人才的哀嘆。最后用飲酒的樂趣來否定權貴的聲勢顯赫, 以表示他對權貴的蔑視。“留君雙頰紅”寫飲酒,色彩絢麗、生動形象又頗富神韻。
上一篇:陸游《夜讀兵書》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
下一篇:陸游《小園》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