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①
古人學問無遺力②,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③,絕知此事要躬行④。
注釋
①“子聿”,陸游最小的兒子。
②“無遺力”,遺是保留,無遺力是竭盡全力之意。
③“紙上”,指書本。
④“躬行”,親身實踐。
賞析
這是一首說理詩,作于寧宗慶元五年(1199)末。詩人就知識的求得從兩個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力氣,二是“要躬行”,這是很有見地的。
詩的前兩句從古人的經(jīng)驗談起,其中“無遺力”三字,概括了古人做學問刻苦的程度。第二句既道出了做學問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也強調(diào)了“少壯工夫”的重要性。漢樂府《長歌行》 中寫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岳飛在著名的《滿江紅》詞中寫道:“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些都是從反面告誡人們要少壯努力,莫使年華付水流。陸游則直接從正面激勵人們要重視“少壯工夫”,說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有所成就。
詩的后兩句從詩人自身的感受著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認為,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比較淺薄,只有經(jīng)過親身的實踐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系上,強調(diào)了實踐的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不重視學習書本知識。他曾多次說過:“我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解嘲》)“少小喜讀書,終夜守短檠。”(《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之三)很明顯,他對書本知識的學習同樣是非常重視的。只不過在這首詩中,詩人的用意是要兒子不可滿足于書本知識,而應通過實踐把書本知識化為己有。詩人的這一見解,不僅在古代對人們做學問、求知識是很寶貴的經(jīng)驗之談,就是對于時處今日的我們來說,也有著極強的啟迪意義。
上一篇:陸游《關山月①》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
下一篇:陸游《初夏行平水道中①》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