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從弟冽①
【題解】
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李白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三年里讓他目睹了唐王朝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不久,因唐玄宗聽信權貴讒毀,于天寶三四年間(744或745年),他被排擠出京。此后,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此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后居住于山東時所作。
這首詩是詩人寫給堂弟的,所以語氣上并不像《行路難》那樣慷慨激昂。但不乏詩人當時進退兩難的矛盾心理和憎惡仕途險惡又欲罷不能的憤懣情緒。
【原文】
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②。
獻主昔云是,今來方覺迷。
自居漆園北③,久別咸陽西。
風飄落日去,節變流鶯啼。
桃李寒未開,幽關豈來蹊④。
逢君發花萼,若與青云齊。
及此桑葉綠,春蠶起中閨⑤。
日出布谷鳴,田家擁鋤犁。
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
傅說降霖雨,公輸造云梯⑥。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⑦。
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珪⑧。
無由謁明主,杖策還蓬藜⑨。
他年爾相訪,知我在磻溪⑩。
【注釋】
①從弟冽:李冽,李白的堂弟,曾在山東幫助李白續娶了一位劉姓婦人。
②“楚人”兩句:傳說楚國有個人不認識鳳凰,花高價買了一只山雞,準備當作鳳凰獻給楚王。見《伊文子·大道上》。重價:一作“高價”。
③漆園:在今山東菏澤,莊子當年做過漆園使。這里以“居漆園”來喻示隱居。
④來蹊:一作“成蹊”。
⑤中閨:閨房,婦女住的房間。
⑥“傅說”二句:傅說,即殷商王武丁的大宰相,為治世良臣。因為傅說很好地完成了武丁交給他的任務,所以李白說他“降霖雨”。公輸:公輸般,“般”與“班”同音,所以后世之人稱為魯班。
⑦“羌戎”二句:羌戎,即吐魯渾,吐蕃。涂泥:涂炭,遭受苦難。
⑧執珪:指立功受封。
⑨蓬藜:草野。
⑩磻溪:在今陜西寶雞東南。商代末年呂望曾在此垂釣。
【譯文】
楚人不認識鳳凰,于是就用很高的價錢去購買準備獻給楚王,然而買到的卻是山雞。原本以為是要美意獻主,現在看來自己都很迷惑。
自從像莊子一樣居住在漆園,距我離開咸陽的時間已經很久了。感受風吹著落日遠去,隨著節氣的變化,流鶯已經來到柳陰下恰恰歡啼。
早春天氣微寒,桃李花兒還沒有開放,四處仍然很幽靜,怎么可能下自成蹊呢?不過,你一來桃李就開始怒放花萼,伸展枝葉,似乎要與青天白云比個高低。
輪到桑葉也趕來吐出青青葉綠,春蠶姑娘也在閨房里活躍起來。
太陽剛一出來,布谷鳥就開始咕咕歡鳴,種田的農家也跟著開始鋤地犁田。而我卻沒有寸尺土地,誰能伸手扶助我一把呢?
傅說治理天下,普施霖雨,魯班卻喜歡制造云梯用于戰爭。對外族作戰一直都沒有平息,致使君子們遭受苦難,悲哀世道的艱難。君子們報效國家都有良好的長遠計謀,成功以后卻很難受到封賞,高居顯要的官位。沒有途徑去謁見皇上,只好拄著拐杖回到鄉野草房度過余生。
等到哪一年你再來看我的時候,要知道我就在姜太公曾經釣過大魚的磻溪。
上一篇:李白《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贈何七判官昌浩》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