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吟
【題解】
江上吟,李白自創之歌行體。依宋本、王本題下俱注云:一作“江上游”。此詩大約是李白開元間游江夏時所作。有人認為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
這首詩以江上的遨游起興,表現了詩人對庸俗、局促的現實的蔑棄和對自由、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全詩形象鮮明,感情激揚,猶如江河之水滾滾而來,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豁達的心態,睥睨天下的磅礴氣勢。
【原文】
木蘭之枻沙棠舟①,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②,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③。
屈平辭賦懸日月④,楚王臺榭空山丘⑤。
興酣落筆搖五岳⑥,詩成笑傲凌滄洲⑦。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⑧。
【注釋】
①木蘭:辛夷,香木名。枻:同“楫”,舟旁劃水的工具,即船槳。沙棠,木名。木蘭枻、沙棠舟:形容船和槳的名貴。
②樽:盛酒的器具。置:盛放。斛:古時十斗為一斛。千斛:形容船中置酒極多。
③海客:海邊的人。
④屈平:屈原名平,戰國末期楚國大詩人,著有《離騷》《天問》等。
⑤榭:臺上建有房屋叫榭。臺榭:泛指樓臺亭閣。
⑥興酣:詩興濃烈。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處泛指山岳。
⑦凌:凌駕,高出。滄洲:江海。
⑧漢水:發源于陜西省寧強縣,東南流經湖北襄陽,至漢口匯入長江。漢水亦應西北流: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譯文】
在以木蘭為槳、由沙棠木制作而成的小船上,船的兩頭都有歌妓吹奏的簫管之樂悠揚而起。船中載著千斛美酒和美艷的歌舞女子,任憑輕舟在江中隨波逐流。
黃鶴樓上的仙人正等著駕乘黃鶴而仙去,而我這個海客卻無所事事地閑與白鷗狎游。想那古人屈原的詞賦至今仍與日月同輝,并懸于世,而楚王建在高高的山丘之上的樓臺亭閣,如今早已空無一物了。
我詩興濃烈奔放之時,落筆成詩也可搖動五岳,每每詩作完成,嘯傲之聲直沖云霄凌越滄海。有道是,功名富貴都是過眼云煙,倘若這些能夠長久地存在于身,那么浩浩漢水恐怕也要西北倒流了。
上一篇:李白《楚江黃龍磯南宴楊執戟治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江夏別宋之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