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問月
【題解】
此詩疑為李白于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應友人之邀所作。
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詞句自然流暢,極富回環錯綜之妙。開篇從持酒仰天問月寫起,再由酒寫到月,又從月回歸到酒,互文自然之中將明月與人生反復對照,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以及慨嘆世事推移、人生短促之意,表達了對宇宙和人生的哲思,更是自己曠達博大胸懷的抒發。情理并茂,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李白詩情飄逸浪漫,豪放不羈,一種風流自賞之意不禁溢于言表,而從著筆嫦娥的寂寞獨守,不經意間也流露出詩人偶有孤苦難為的情懷。
【原文】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①,綠煙滅盡清輝發②。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③。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④?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⑤。
【注釋】
①丹闕:朱紅色的宮殿。
②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云霧。
③寧知:怎知。沒(mò):隱沒。
④“白兔”二句:白兔搗藥,指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藥。西晉傅玄《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嫦娥:神話中的月中女神。傳說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藥,成為仙人,奔入月中。見《淮南子·覽冥訓》。
⑤“唯愿”二句:當歌對酒時,意為在唱歌飲酒的時候。語出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譯文】
明月高懸在青天之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我現在停下酒杯且一問之。
人若想追攀明月永遠不可能做到,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
月亮你皎潔如銀,就像一塊明鏡飛升照臨朱紅色的宮闕,云霧散盡之時,就發出清冷的光輝。
只看見月兒夜晚時從海上升起,怎知道天亮以后就在云間隱沒的奧妙。
月亮里的白兔每日搗藥,自秋到春,周而復始。嫦娥孤單地棲留在月宮,會與誰相鄰而居呢?
當今之人是見不到古時之月的,可如今的月亮卻曾照過古人。古人與今人都如流水般一去不復返,但是看到的同一個月亮都是這種情形。
只希望在飲酒歡歌的時候,皎潔的月光能照進這精致的酒杯里,長長久久。
上一篇:李白《扶風豪士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