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兵后寓吳
蔣捷
深閣簾垂繡。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 萬疊城頭哀怨角,吹落霜花滿袖。影廝伴、東奔西走。望斷鄉關知何處,羨寒鴉、到著黃昏后。一點點,歸楊柳。
相看只有山如舊。嘆浮云、本是無心,也成蒼狗。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趁未發、且嘗村酒。醉探枵囊毛錐在,問鄰翁、要寫牛經否。 翁不應,但搖手。
【賞析】
什么是期待中的幸福?不幸之人的答案往往是他此時最缺失的東西。對于亂離之中的遺民來說,當然是安寧的家庭生活。所以在蘇州吳江一帶漂泊避亂的蔣捷,看到了別人家垂下的錦繡簾幕,不由自主地回憶起與家人對坐笑談的場景。其實這番平凡景象也是人間最珍貴的幸福了,也是和平歲月的眾生向往。王安石便在寫給妹妹的一首詩里這樣深情回憶:“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在家人身邊,任何外界的浮名富貴都不存在,只有最深的信任與最美的溫情。
當然,這場幸福對于蔣捷來說,都只能是想想了,他依然在奔走,為躲避兵亂,也為謀個生計。在這樣的亂離年代,讀書人的命運往往最為凄涼,因為他們的所學無法直接用來兌換果腹的食物。沒有力氣,沒有手藝,沒有功夫,只有一肚子的窮酸知識。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功利的活兒,想去給農家抄寫一下必備的養牛書籍,但卻依然被無情地拒絕了。我家已經有了一套了,再要一本重復的,能有何用呢?
蔣捷在晚年換了好多份工作,一會兒在大戶人家做個教書先生,一會兒在縣城里擺攤算卦,一會兒又在宜興家中無所事事,都是這般無助凄涼。據說他最終在家鄉的一座小廟里出家為僧,這或許也是一種解脫吧。
上一篇:蔣捷《虞美人·聽雨》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一剪梅·舟過吳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