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書懷
鑠石流金不可當,崇朝沛雨頓清涼。
震來虩虩聲如炸,屋漏涔涔意轉康。
自分才疏甘瓠落,非緣鳥盡見弓藏。
后雕有待期松柏,遙望桑干舉一觴。
1939年6月24日
導讀
本詩1939年6月24日作于重慶。重慶夏季酷熱,有“火爐”之稱。詩人描寫六月天酷熱難擋,心緒慌悶,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酣暢淋漓,雖雷聲大作,但雨后的清涼適意頓時讓心沉靜下來。當時詩人正遭受國民黨蔣介石迫害,人情冷落之際,內心對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憤怒不已。詩人寄情于北方堅持抗日戰爭的中國共產黨,期望自己像松柏一樣保持革命節操,經得起嚴酷環境的考驗與錘打,不屈不撓,守正克己。思至此,詩人思緒萬千,舉杯遙望桑干河,祝愿抗日戰爭勝利。整首詩由前兩句的寫景到后兩句的抒情,起承轉合,流暢自然,表達了詩人由躁動到平靜,進而豁達開闊的心路歷程。
上一篇:郭沫若《詠五指山》詩文賞析
下一篇:郭沫若《四月八日》詩文賞析